无限辉煌图卷 第148节(2 / 2)

加入书签

黑色的皮革,瞬间覆盖了脖子以下的全部身躯,白色的战靴、蓝色的护膝,腰部的防护装置,手甲、臂铠、胸甲、肩甲依次着装,最后是全覆盖式的头盔。

安非鱼的双眼,隐没在红色的护目镜后方。

召唤者的意识之中,铠甲合体的步骤,条理清晰的依次呈现。

而在现实中,就在那一圈纤细蓝光荡开的刹那之中,完成了合体的铠甲,已经带着疾风与电光,越空而至,一脚踏落了那根长矛,另一脚踢向许弥远的心口。

许弥远横臂一挡,手臂前方炸开一大团电流烟火,湛蓝的电弧扩张开来,噼啪乱射,他本来就已经腾空而起,跟地面都没了接触,接了这样的一脚之后,顿时上半身向后倾斜,倒射出去。

安非鱼落地,右手抬起,声音从封闭的铠甲里传出:“你们也走,我来断后。”

飞影铠甲,来自《铠甲勇士刑天》世界的外星装甲,是一种在召唤者本身能力基础上,进行增幅的设备。

如果是意志还没有经过太多磨练的召唤者,即使在铠甲合体的状态中,也可能被一星级的轮回者,赤手空拳打得退出合体状态。

但如果是本身就已经获得三星级评价的轮回者,在铠甲合体之后,就将获得极为可观的战力增幅。

就单以攻击力来说的话,这个状态下的安非鱼,一脚踢出去的时候,其力道之凝聚、动作之迅猛,比他之前读条读了那么长时间,搞出来的土石魔怪触手,还要强出一倍有余。

至于攻击频率,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比较的意义了。

在一脚逼退许弥远之后,安非鱼的铠甲表面,电光像蚕丝一样流泻出来,飘扬向后。

那道铠甲身影,突然去到了许弥远的视野之外,只留下向视野左侧边界飘扬移动的电光丝线。

许弥远左手一摆,挡住了攻向左边腰间的一脚,身子微微一震,脖子向左边转动,眼神追逐那个人的身影,但只有更多的电光丝线被视线追上。

飞影铠甲移动的速度,还比他的视角快了一步,从左边开始又绕着他的身体转了一圈,发动了四次攻击,虽然全部被他挡下,却让他的身体在小范围内左飘右突,前摇后摆,始终无法落地。

当许弥远的眼神,终于转向正对着左边的那一刻,飞影铠甲又已经来到他的正面,一脚扫向他的咽喉。

许弥远脖子转动的速度不够快,四肢的速度却完全不逊于飞影铠甲,他的手从头顶扫过,抓着那面铜鼓迎向飞影铠甲的一踢。

咚!!!

电光炸开,鼓声回荡。

安非鱼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震波,从铠甲表面传遍全身,整个人震退出去,旋转的落地。

“好快的速度,世间居然还有人打造盔甲状的神兵吗?”

许弥远从空中降落,扳了扳脖子,满眼惊奇的看过去,眼神又变得有些嫌弃,“不过这样子也未免太古怪了些,既不合隋唐风貌,也不似大漠诸国,崇神信佛,描金嵌碧的形制。”

“也罢,邵凌霄大约也料不到你们之中,还会有这种奇异的神兵,余图这般不要脸皮的逃窜,已未必能追回,那就带你回去吧。”

安非鱼打了个响指,没精神的语气里带着一点笑意,说道:“再多说点,一般来说,你话越多,我越安全。”

有一侧峭壁之上,传来阵阵沉闷滚动的声音,只见不规则的硕大土石块,从那断崖坠落下来。

那八足的土石魔怪,体量虽然惊人,行动终究还是太迟缓了一些,被秋如醉削成一块一块的,斩断切割,最后卜算子含一口真气,发掌轰爆了魔怪的头颅位置,让那些残骸全部滑下悬崖。

那些土块在滚动的过程中就与峭壁摩擦解体,像是在这峡谷之中下了一场泥泞蓬灰的昏黄冰雹。

安非鱼抬头看了一眼,突然迎着那些昏黄的冰雹,腾空而上。

他身体倾斜,先在左边峭壁上踹一脚,又借力踹向右边山壁,如此不断折射向上,身子快的像一道曲折飞升的长条闪电。

如果对面只是一个刚入宗师的人物,有飞影铠甲在身,安非鱼说不定还能想着跟对方力拼一回,看看能不能让任务标准里面,“击败宗师级人物”的进度条,往后滑动一截。

但是对面这个西域人,是早就已经踏入宗师境的人物,还明显有一件神兵在身。

参考关洛阳的前车之鉴,安非鱼可就不想贸然去尝试了,万一被打中了腰带,退出合体状态的他可远没有办法像队友那么能扛。

能断后、安然撤退,就算成功!

峭壁从下而上被他踹出大片的裂缝,龟裂的痕迹,在后续的重踢之中受到牵连,震动,于是崩溃瓦解。

裂缝猛然扩大,两边山壁上,大片的土石,轰隆隆的往下剥落、砸倒。

甚至有那种厚约尺许,高得像屋舍般的硕大石块,从山壁上剥开。

卜算子和秋如醉站在山崖上,也觉得脚下颤抖不休,往峡谷中看去,什么都看不清。

这个时候如果还待在峡谷之中的话,举头望去,满天昏黄阴影,重物砸落,威势骇人至极。

而安非鱼已经凌驾在这众多阴影之上,即将从秋如醉他们对面的崖上脱身。

“小把戏!你真的以为这种速度就足以保障你的性命了吗?”

许弥远不屑地瞧着朝他砸下来的重重阴影,说到这里,忽然换了一种语言,鼻音浓重,胸腔共鸣,古朴拗口。

这是他家乡的话——是他十岁的时候已经离开的地方,迄今已过了五十年了。

如果安非鱼懂得西域龟兹国的语言,就会明白,他现在说的这句话,意思是:“谁能逃得过八风的吹拂呢?”

所谓八风,在中原吕氏春秋等古籍之中,各有解说,相关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之前的古老时代。

但是在西域龟兹诸国那样的地方。

那里的佛像,大大小小,遍布在屋舍的前后,城池的内外,精巧或粗糙,风化或晒裂,佛像的数量比活着的百姓还多。

他们的八风,自然也是依循佛门的释意。

又叫“世八法”。

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