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谋划关陇(2 / 2)

加入书签

★★★

梁州,南郑城。

紫竹台内,李峻拿着手中的军报,好笑地摇了摇头,对着周靖说道:“人家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我看这汉国倒是流水的皇帝呀!”

说着,李峻将密报放在书案上,继续笑道:“那个刘渊也是一个枭雄,处心积虑地打下了汉国的江山,这才几年呀!一族人都被杀光了,连个坟墓都没保住。”

周靖摇头笑道:“刘渊有文武长才,且能善听谏言,刘聪次之,而那个刘粲就更差了,不仅荒淫无道,还是个蠢人,若是让刘乂为帝的话,汉国恐怕还能久长些。”

李峻笑道:“世间的事情便是这样,结束后的假设从来没有什么用处。若是当年的武帝能传位给其他的儿子,又或是惠帝能保住太子司马遹,这天下也不会乱到如此呀!”

李峻思忖了一下,继续道:“那个靳准没什么本事,却是一个极佳的搅屎棍,刘曜与石勒之间的矛盾也全靠他了。如今,刘曜在赤壁称帝,虽是册封襄城的石勒为大将军,可那石勒又怎么会真心地服从呢?”

这时,军情司校尉范洛儿快步地走进了正堂。

“大将军,刚收到平阳传过来的密报,靳准被其堂弟靳明杀了。密报上说,靳明想要投降刘曜,并命人将传国玉玺送去了长安城。”

范洛儿将手中的密函递给李峻,口中继续道:“如今,石勒已经领兵攻陷了平阳城,也击退了刘曜派到平阳的兵马。石勒入城后,焚毁了平阳宫室,杀了靳氏一族。”

李峻一边看着手中的密报,一边点头问道:“石勒还在平阳吗?”

范洛儿摇头道:“走了,只是留下了部分的兵马占据平阳。另外,他还命人攻击了并州境内的北羌人,他自己则带兵回襄城了。”

李峻将密报递给周靖,口中说道:“石勒已经自称赵王了,这就是在与刘曜分庭抗礼,他们很快就要狗咬狗了。”

“看来,这一切的事情都是有源头的。”

周靖笑着继续道:“为了能稳固中原腹地,石勒对祖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忍让,竟然能让祖逖的兵力重新占据虎牢城,这就是为了筹集力量,好抽身对付刘曜呀!”

李峻点头道:“是呀!刘曜将兵马从武城山撤走,不也是向咱们表示最大的诚意嘛!他同样在为与石勒的一战做准备呀!”

三人正说着话,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骞韬与刘沈一同走了进来。

一进门,骞韬便笑着说道:“大将军,秦州那边的事情谈妥了。”

李峻起身迎过骞韬与刘沈,问道:“怎么说?他们愿意帮助咱们吗?”

骞韬接过周靖递来的茶盏,喝了一口茶水,笑道:“属下找到句渠知了,他的部众被游子远击溃后,一直带人躲在陇山中,如今得了咱们的援助,已经开始召集旧部了。”

句渠知是秦州境内氐人部落的首领,刘曜初攻秦州时,虽然收降了部分的羌氐部落,但句渠知却是不服,也一直率领族人进行反抗。

句渠知的势力最强时,响应号召的羌、氐、羯等族约三十多万人,声势浩大。关中也因此大乱,州郡的城门连白天都不敢开启。

后来,刘曜接受游子远的建议,下诏大赦。

由此,诸多的族群纷纷归降,唯有句姓宗族五千余户依旧反抗,游子远领兵击溃了句渠知的兵马,剿杀了句姓宗族。

李峻点了点头,问道:“骞韬,你觉得句渠知的为人如何?”

在问话的同时,李峻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刘沈,见刘沈轻轻地摇了摇头,李峻也便明白了刘沈的意思。

“这个...”

骞韬犹豫了一下,迟疑道:“大将军,我与句渠知的交往不深,只是过去在押运货物的时候打过交道,他为人看起来挺仗义的,却也是心机不小。”

李峻笑了笑,点头道:“眼下,这些还不重要,只要他能帮着咱们拢住秦州境内的羌氐,就算再有心机也是以后的事情。”

对于雍秦境内的胡夷,李峻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却也并非尽是好感。

那些人多以部族为基础,占山划地,自立为王,根本不听从府衙的命令。

不在自己的治下则罢,可若是收复了雍秦二州,李峻绝不允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日后,那些羌、氐以及羯人若能就此改变,听从西府的政令,李峻可以赋予他们同等的待遇。

可若是依旧冥顽不灵,李峻不介意杀一儆百,甚至会杀光领头之人的族群。

“道真兄,雍州那边的情况如何?”李峻问向刘沈。

之前,李峻将骞韬从宁州调回,命其与刘沈一同负责汉中以西的武都、阴平与梓潼三郡,并让二人在秦雍招纳人手以及寻找可同盟之人。

骞韬负责与秦州的羌氐接洽,而刘沈则在暗中和雍州的汉人保持联络,不仅召集了以往雍州军的旧部,而且还与长安城中的汉人官员达成了默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