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寿州之围6(2 / 2)

加入书签

该惩治不惩治,讲人情却不讲国法,朝廷内部拉帮结派,内讧不断,这样的朝政能好到哪儿去?宋齐丘一党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再者说,冯延鲁专权多年,如今被后周俘虏,岂不正是罪有应得!

江北之地,一半被后周攻下。

蕲州裨将李福,杀刺史降周。南唐更加害怕,李璟为了避讳后周先祖郭璟之名,只得改名为李景。

二十七日,后周大将王逵,攻拔鄂州长山寨。

二十八日,南唐耿谦投降,赵匡胤缴获粮草二十多万。韩令坤等进攻泰州,占领泰州,刺史方讷逃奔金陵。李璟派人拿着封有书信的蜡丸,去向契丹求救,许诺将永嘉公主嫁入辽国。

只可惜半路被守边将士抓获。

三十日,吴越王钱弘,派遣指挥使路彦铢进攻宣州,罗晟率领战舰屯驻江阴。南唐姚彦洪不战而降,率领士兵和百姓万人,投奔吴越。

三月,南唐再次求和。

李璟派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言辞更加谦卑驯服。钟谟向柴荣请求返回南唐,去说服李璟,将江北地区全部奉献。

柴荣同意了,只派王崇质、李德明等人返回南唐。

文理院学士李德明,返回金陵后,大力称赞周帝英武不凡,李璟听了自然不高兴。宋齐丘、陈觉等人认为割地没有好处,当庭指责李德明卖国求荣。

李璟一怒之下,斩杀李德明。

四月初。

吴越奉命攻打南唐常州,兵败,折兵一万。南唐陆孟俊,自常州领兵一万多赶赴泰州。周兵撤军,陆孟俊收复泰州后转攻扬州。

李璟数次遣使求和,却不能如愿,改命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以陈觉为监军使、边镐、许文缜等诸将率兵奔赴寿春。韩熙载上疏坚决反对:“亲莫过亲王,重莫过元帅,何必再任命监军使!”

陈觉此人志大才疏,嫉贤妒能,前几年统兵攻取福州,损兵折将,致使南唐国力遭到很大的削弱。

朝野皆知,怎还能让他率军出征?

殊不知,先帝在世时,曾一度有意立李景达为太子,虽未能实施,却在李璟心中已形成了阴影,把兵权交给其弟李景达并不完全放心,所以才派陈觉进行牵制。

韩熙载的劝谏,当然不会被李璟采纳。也因此,为南唐的惨败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南唐攻打扬州,赵弘殷统率军队,与柴荣在寿春会合。

柴荣正开会商议过河方案,赵匡胤已经带着几个人游了过去。会议还没结束,赵匡胤就开着南唐的战船回来了。守将韩令坤,请求弃城逃命。柴荣命赵匡胤屯兵六合,以防扬州军逃遁。

“谁敢溜出扬州城,我就剁了他的脚!”赵匡胤大骂,亲自带着人马去救援。

老韩没辙,那就拼死守城吧。赵匡胤以不足二千兵力,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解了扬州之围。李景达手下士兵,为了争舟渡江,溺死者无数。

五月,柴荣因久攻寿州不下,连日大雨,攻城士卒折损颇多,留李重进继续围攻寿州,先行班师回朝。

赵匡胤父子,随天子同返东京,自然又是加官晋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