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四十九章 祸起萧墙(2 / 2)

加入书签

这些人的目标很明确,他们是要效仿荆轲,刺王杀驾!一个个手持利刃,气势汹汹的直奔刘继恩,杀将过去。

刘继恩惊起,绕着屏风兜圈子。可惜刘继恩不是秦始皇,一双小短腿,哪里能跑得掉。被侯霸荣追上,一刀刺去,当时就领了盒饭。

侯霸荣,邓州龙冈人。力大,善于射箭,还是个飞毛腿,跑起来比马都快,跟《水浒传》中神行太保戴宗有得一拼。早年在并州汾阳一带做响马,金盆洗手后,做了北汉刘钧的散指挥使,戍守乐平。

宋太祖建隆四年(963),乐平被王全斌攻下,侯霸荣投降大宋,补内殿直,成为宋太祖近卫班值中的一员,负责皇帝的安全防卫。没多久,又转投北汉,做了一名供奉官。

试想一下,北汉待侯霸荣极薄,而赵匡胤待其极厚;北汉是“亡国之余”,已日薄西山,而大宋乃中原大国,正呈方兴之势。作为绿林中人,侯霸荣重投北汉的意图,非同一般,必是带着某些特殊的使命来的。

侯霸荣这些人前脚进来,郭无为的人随后也跟着冲了进来,把侯霸荣这些刺王杀驾的暴匪统统杀掉,没留一个活口。

有人怀疑是郭无为先指使侯霸荣杀刘继恩,之后又杀侯霸荣灭口。也有人说侯霸荣是赵匡胤派的卧底,无间道,要将刘继恩的头颅献给宋太祖赵匡胤邀功请赏。

总之,结局只有一个,猎人被猎物杀了。想杀人的刘继恩、侯霸荣反而被杀。

刘继恩只当了六十天的皇帝,就被刺杀身亡,享年三十四岁,史书里没记载刘继恩的庙号,或许就没有。

这次行动,有个杀手叫惠璘,眼见郭无为杀了侯霸荣灭口,惠璘知道自己也会面临这样的下场,于是,二话没说,当时就撒丫子逃出太原。

惠璘逃到北汉的边境,被北汉军官李超发现,带回到郭无为面前。中原大宋王朝崛起,郭无为算定北汉气数已尽,他把惠璘和李超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惠璘更是个人才,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留着惠璘。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且流氓的决定:留下惠璘,杀了李超。

立了功,反而被杀,李超死得真冤!

打扫完战场,郭无为正式对外宣称皇帝驾崩了。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郭无为将刘继恩一奶同袍的弟弟刘继元扶上皇位,刘继元也是睿宗刘钧的养子,他被契丹册封为英武帝。

◆大开杀戒

佛系小生刘继元,英俊潇洒,擅长佛经禅学,在被迎立之前,任太师兼太原尹,一直过着小资生活。

刘继元的师傅就是“山中宰相”五台山的继颙大师,继颙跟郭无为是好友,刘继元自然很听郭无为的话。郭无为也觉得刘继元聪慧过人、仁慈宽厚,具备成为圣主明君的潜质。

刘继恩死后,宰相张昭敏建议立刘崇之孙为帝,郭无为坚持要立刘继元,立了刘继元,差不多就相当于他自己做了北汉的皇帝,以后,还不是自己想干啥就干啥。

但事实却对郭无为无情“打脸”,刘继元继位后,为了稳定根基,一改过去读经谈禅、温文尔雅的形象,变得心狠手辣,暴戾无常,残忍嗜杀,动不动就将忤逆他的臣子灭族。

残暴程度,虽夏桀、商纣重生,犹不及也。其血腥手段表现为:

首先是杀亲,谁跟自己亲,就杀谁。

睿宗刘钧的皇后郭氏,是刘继元兄弟的养母。刘继元的妻子段氏,曾经因为小的过错被郭皇后责备,不久段氏病死,刘继元就怀疑是郭氏下了黑手,把她害死的。

刘继元继位后,追封段氏为皇后,随即派范超用绳子勒死了郭氏,并且将宫中与她有来往的嫔妃逐一拷打侮辱。

世祖刘崇的十个儿子,刘镐、刘锴、刘锜、刘锡等,全都被刘继元一一囚禁起来,不到一年,这些叔父们全都不明不白地死了。

刘崇的一些近亲子孙,只要刘继元想得起来的,全部杀光,无一幸免。只有刘崇的小儿子刘铣机灵过人,装疯卖傻,形同猪狗,才侥幸逃过一劫。

刘钧这是造的什么孽啊,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把自己刘氏一族人全都给祸害了。为了自己皇位坐得稳,刘继元真是拼了。

其次是杀大臣,谁跟自己过不去,就杀谁。

刘继元听信马峰谗言,杀死大将郑进。朝中大臣稍有触忤,轻者杀头,重者灭族,连宫中的妃嫔也不时遭到他的杀戮。

第三是杀大将,看谁不顺眼,就杀谁。

吐浑军是北汉的“王牌部队”,刘继元宠信宦官卫德贵,在他的鼓动下,解除了吐浑军统帅卫俦的军职,调任辽州刺史。吐浑军中有数千将士表示不服,纷纷联名请旨,要求皇上收回成命,刘继元坚执不允。

卫俦在背地里发了一顿牢骚,刘继元怕他搞兵变,就派人将他杀了。大将李隐替卫俦鸣不平,宦官卫德贵便鼓动刘继元把李隐送到岚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隐杀死。

吐浑军统帅被杀,军心瞬间瓦解,刘继元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

北汉,正在从内部掏空自己。

五代十国,当时十国仅存南汉、北汉、南唐、吴越四个割据政权,其中南唐、吴越已向大宋朝廷称臣纳贡。唯一和大宋整天擦枪走火的只有北汉。

北汉国主刘钧死了,养子刘继恩继位,新皇登基,政权交接,千头万绪,危机四伏。

你的危机就是我的良机。赵匡胤认为有机可乘,便临时改变“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决定乘虚而入,出兵北汉。

攻打北汉,赵匡胤的理由很简单,刘钧死了,帝位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刘继恩你这个外甥,凭什么攫取帝位。我赵匡胤要查明真相,为刘钧讨回公道。

明知刘钧没有亲生儿子,还打着为刘钧伸冤的旗号,讨伐刘继恩。所谓大文人必无文人气,大英雄或有流氓气,趁火打劫也好,浑水摸鱼也罢,两国交兵,哪有那么多的武德可讲。

大宋的坚甲利兵,又一次浩浩荡荡,挺进太行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