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态度端正的魏王(2 / 2)

加入书签

城外是宽大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后是护城壕沟,这种沟壕一般距墙根10米左右,为防止敌人泅渡过河,壕内常常常插入长短不一的竹刺,最长的低于水面约10厘米,以增强隐蔽性。

护城壕上架设有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人力绞盘转动,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翻转,使敌人坠入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一道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后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壕范围,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

再向内,是宽2.5米左右的拒马带,用于阻碍敌军的云梯接近。最后,在距墙2.5米以内,安放5行高出地面半米的交错尖木桩,既可阻碍敌人攀城,也可刺死坠落之敌。

不仅如此,韩信登上望楼,透过望远镜看向城内。发现了大量的塞门刀车和木女头。

古代城门的门板大多木制,所以就成了最易被攻破的部位,也是敌人重点攻击的地方。在攻城技术还不太发达的现在,攻城战就是以攻破城门为重点。

所以,才出现了塞门刀车这种守城兵器。塞门刀车是一种与城门等宽的木制两轮车。为有效阻击敌人,车的前面配置有几排刀状锋刃。

当城门被破坏,敌人冲入时,就用这种车堵塞城门,利用车前部的锋刀击退敌人。而木女头是一种高约1.7米、宽约1.5米的木制品,下部装有车轮。当城墙上部的女墙被敌人破坏时,就把此车推到破坏处,代替女墙使用。

在城墙或城门被突破,又无法阻塞突破口时,守城者往往利用城内街巷作最后抵抗。这时,塞门刀车也可以作为巷战的专用战车,可谓一种多能。

韩信皱起了眉头,这临淄城不太好打呀,硬打也可以,但是太损耗兵力了。《孙子兵法》中说道: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什么意思呢?就是兵圣孙武认为带兵打仗,要掌握好以下6个基本原则:

1、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把敌人围起来打;

2、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直接冲上去揍扁他;

3、有一倍于敌的兵力,想办法把敌人分开,逐个收拾;

4、兵力和敌人差不多,就要善于想办法击败敌人;

5、要是兵力没有敌人多,就要学会退却,以免吃亏;

6、如果兵力远远不如敌人,要赶紧躲得远远的,避开对方的锋芒,不要去当炮灰。

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