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夜 女性择偶(2 / 2)

加入书签

男性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牺牲繁殖机会,却在抚育其他男性的后代。自私的基因也从繁殖的角度解释了这个现象。

第二遗弃假设,人类生殖特点决定,女性从发生关系怀孕到分娩需要近一年时间,而男性只要完成**即可,在这么漫长的时间内,男性完全可以再会寻找更多的女性以繁殖更多后代,而女性为了自己基因的延续,不得选择抚育子女的行为,自私的基因说明这是基因进化所必需的行为。

从其他雌性胎生动物也能证实这种现象,而对于先排卵后受精的生物,例如鱼类,则相反,雄性承担了抚育后代的沉重代价,因为雌性在排卵后便离去,剩下受精的雄性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存活,不得选择抚育行为。

但科学实验通过对56种同时施放配子的生物研究,发现有78%是雄性抚育,这与该假设相违(根据假设,同时配子的双方遗弃和抚育的机会是对等的,50%)。

同时发现,实际上雄性主动抚育是因为能清楚确定亲子关系(例如同配子过程中,雌性往往先离开,雄性则在现场目视精子完全包裹卵子等过程)所以该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

第三是择偶机会代价假设,就人类而言,男性选择抚育后代所放弃的是长时间无法与其他女性繁殖后代的机会,而女性因为生殖周期长风险大,相比则机会小的多(女性一生所能生育的后代数量是有限的,而男性在理论上完全没有限制)。

相反,如果能让男性长期保护自己和子女,提供生存资源则是女性最大的利益。

这种矛盾造成男女双方不一致,男性往往会选择放弃抚育。

当然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矛盾关系也会转变,例如,当男女比例失衡,男多女少严重,男性会倾向选择抚育后代,这是因为男性在这种环境下采用短期行为策略成本升高,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配和繁殖,这个时间可能远远长于一年。

同时,遗弃的伴侣也可能在其他男性的保护下而放弃自己的后代,自己会损失更多。

这时,如果他能给伴侣提供保护抚育后代,他能再次和该伴侣繁殖自己的后代,时间间隔可能远小于其采取的短期行为策略。

人类基因进化的结果就是自私性,自私的基因决定,继父继母对待非自己亲生儿女的投入,远小于亲生子女,从概率上讲,这是事实。

例如,美国调查实验统计,53%继父和25%继母基本拥有“亲代情感”,统计有点意外,因为继父的亲代情感远大于继母。

但就算是具有亲代情感的这部分继父,与继子交流的频率远小于亲生父子比例,并且冲突和攻击性更多。

统计也发现,继子比亲子更早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即使继父继母给他们提供了基本同样的生活条件和资源。

当然,相对论告诉我们,存在部分个体,他们的各项投入基本能与亲子相当,但这也是在通常情况下,在亲子和继子基本同样的情况(不是残疾、弱智等无法继续繁殖延续的情况,就算亲子反目成仇,但只要有潜在的繁殖性,保证自己的基因能继续传播,亲子依然有优势),必须二选一的前提下,亲子还是会占绝对的优势,例如,当亲子与继子同时掉水里只能救一个,亲子依然是首要选择。

还有一条统计很有意思,这就是对于新生儿刚出生时,母亲说像父亲的次数比父亲说像母亲的次数多四倍(刚出生的孩子除了大体特征能确定外,例如肤色、头发等,长相真的无法确定)。

这个事实说明,女性通过孩子长的像父亲来强化孩子与男性血缘关系,减少男性怀疑,增加投入。

同样的调查也被用于父母双方亲属上,同样的结果,女性66%的亲属说孩子长的像父亲,而男方亲属则无明显偏向(50%左右)。

通过大量研究也证实,孩子在1-5岁,其与父亲相似度并不会明显高于母亲,甚至双方都不像,孩子更像谁往往要到5岁以后。

同样的实验也证实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对1158亲生子女和88继子女大学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平均亲生子女大学生活费是继子女的5.5倍左右,同样,男性对自己配偶与前任丈夫的子女投入也少于自己与该配偶的亲生子女(但高于男性自己与前任妻子的孩子),尽管他们的母亲都是同一人。

但有意思的一点是,男性自己与前任配偶的亲生子女的投入却远小于女性配偶与前任丈夫子女的投入,这一点可以证明,男性在这时采用的是择偶策略,而不是亲代努力。

同样的调查在南非也被证实,继父与继子很少单独玩耍,大部分玩耍都是在其生母(继父现配偶)在场时进行,并且继父也表示,玩耍也是应付,积极情绪并没有与亲子一起时强烈,再次证实男性此时采用的是择偶努力,其时间、金钱的投入都是为了讨好现配偶(孩子生母),并能保持与其长期的繁殖关系而不是其继子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例如该男性有更满意的伴侣时,与现配偶关系断裂,继子关系也同时完结(亲子关系还会保持,这也能从法律中找到证实)。

当男性有较大机会与潜在女性发生关系时,男性就会采取短期行为,放弃亲子努力,这是男性进化出的适应器,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决策也会变化。

当然,环境中有许多制约男性这样行为的因素,尽管他内心是如此期望,例如,这种选择行为会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特别是那些道德品质等评价会对自己收入、仕途有重大影响的男性。

同时,研究发现,无论生活水平高低,家庭收入高低,继父继母的家庭虐待孩子的比率基本没有变化,比双亲家庭要高出近40倍。加拿大也对近十年被杀的408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儿童被继父母杀害的比例远大于亲父母,2岁以下的尤其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