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喉舌(2 / 2)

加入书签

全新的“活字印刷术”展现在众人眼前。

活字印刷术的一大优点是可以拆解字摸,重复利用。

但实际上在古代雕版印刷才是主流。

因为古代印刷的书籍大部分都是什么《论语》、《诗经》、《庄子》之类,总共就那么几样,自然是雕版印刷更方便。

但是,杜昭的报纸却是千变万化的,每一期报纸上的内容都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是可以拆解字摸重复利用的活字印刷术更为可取。

“绝妙的想法!”

侯仁矩拿着两个雕刻好的字摸,目瞪口呆,看着杜昭大声赞道:“郎君大才!此‘活字印刷术’必将名传千古,为后世所传颂!”

“……”

周庭、杜建徽、李安、吴应辉等,也都赞叹不已。

郭大勇、陈顶天等,虽然是大老粗不懂这些,但见大家都说厉害,他们也跟了一把风。

杜昭自然谦虚连连……

看完了字摸,杜昭便命当场演示报纸的印刷过程。

这数日间,筹办报纸之事进展顺利,就连第一期报纸的版面都已经确定。

现在演示印刷过程所用的版面,便是第一期报纸。

印刷的过程与雕版印刷相似,所以很快,印刷工匠便连续印出好几张报纸,杜昭他们人手一张。

“中吴民报!”杜建徽眼神不太好,将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凑到眼前。

“不错,‘中吴民报’便是此报的名字。以往的‘邸报’只有官吏可阅,而‘中吴民报’则面向任何人,但凡天下之民都可以翻阅此报。”

杜昭解释道。

“字迹清晰,排列规整,虽不如刻本印刷那么精美,但用作一次性的报纸却完全足够!”周庭两手拿着报纸翻来覆去的看。

“这上面的文章……”侯仁矩按那报纸上的字迹看去,惊道:“这上面写的是‘王传平一案’的前因后果!”

另一边的吴应辉满脸络腮胡,一幅彪悍的粗汉形象。

但他却手拿一张大报纸,在那聚精会神看得仔细。

此举为吴应辉增添了几许书卷气息,但无疑与他那粗糙汉子的形象相违。

“此案的来龙去脉倒也讲清楚了,就是这文法……宛若学童!”吴应辉看罢报纸上的文字后说道。

“三郎,这文章是谁写的?”杜建徽问。

一旁的侯仁矩、周庭等,也准备发言抨击一下这篇“文法宛若学童”的文章。

可就在这时,杜昭略有尴尬的笑道:“这篇文章是我所作!倒教诸位见笑了……”

“什么!”

吴应辉一张长满了络腮胡的脸顿时胀红,手足无措“呃呃呃”嗫嚅半晌。

报纸上这篇文章竟然是杜昭做的!

他吴应辉本就是粗糙汉子一个,刚才却硬生生将之点评为“文法宛若学童”。

“……”

周庭和侯仁矩两人对了一眼,心念电转,改变评价。

只听侯仁矩说道:“郎君做的这篇文章在腐儒看来,的确文法稚嫩了一些,尽是些大白话。”

“但是,‘中吴民报’所面对的人并非官吏,而是天下所有人,其中包括大量大字不识的百姓。”

“郎君这样做文章更好,简单易懂,言之有物,我辈读书人当以郎君为楷模!”

侯仁矩振振有词,说着便对杜昭一拜。

每天都徘徊在切书的边缘,真不知道上一本是如何莽到两百万字去的,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