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讨伐南唐(2 / 2)

加入书签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南吴濠州团练使刘金之子。

刘仁赡年轻时略通儒术,好读兵书,在江南颇有声望,南唐建立初期,刘仁赡历任右监门卫将军及黄州、袁州刺史,屡建政绩。

南唐元宗即位后,累官武昌节度使,参与南唐灭楚之役,攻克巴陵,之后调任清淮节度使,镇淮西要地寿州。

淮南之战期间,刘仁赡坚守寿州,多次击退后周进攻,一度发起反攻,南唐援军大败于紫金山之战后,逐渐孤立无援。

保大十五年,刘仁赡病重,部下假借其名义投降,后周世宗对他的忠节大加表彰,拜官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节度使。

刘仁赡旋即病逝,年五十八,后周追封其为彭城郡王;南唐也加赠他为太师、中书令、卫王,谥号“忠肃”,后主时期改赠越王。

“诸位大人,太子在时,带领我大唐勇士,接连攻克周国两州十数城,可见我大唐的实力,并不在周国之下。

此次周军南下,我国仍有数十万将士,而且朝中名将颇多,只需和往常一样调度,就不信郭浩真是神仙不成!”

刘仁瞻说完,李璟满意地点头,道:“说的好,冀儿在时,我们可以打败周军,冀儿不在了,我们大唐的勇士一样勇猛!

来啊,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军两万前往寿州驻防!

任命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担任应援都监,二人率军三万前往定远。

此外,召镇南节度使宋齐丘回京,速速进宫商谈军队指挥事宜,任命其为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担任吏部尚书,管理枢密院!”

李璟迅速做出了布置,此时他的内心并没有畏惧,这和历史上的他很不符,好似一个异类,也许是李弘冀的昙花一现给了他信心,殊不知郭浩正是异类的克星!

……

“快,跟上!”

赵匡胤招呼了一声,策马跑到最前面,郭浩和王彦超并马前进,前面就是寿州了,二人决定在附近扎营。

“督帅,咱们的大军已经全部跟上来了,是否扎营,请督帅示下!”

“扎营!”

郭浩一脸严肃地下令,赵匡胤答应后,冲后面大喊:“全军听令,前方扎营,前军止步!”

命令很快由传令官传到全军,五万人马黑压压一片,扎营也是一大片,郭浩往前走了一段距离,隔着淮河,看了看远处的寿州城。

此时大军处在正阳县境内,为了避免腹背受敌,郭浩没有贸然前进,渡淮河需要搭建浮桥,郭浩立即下令搭桥。

此时是十月份,已经度过了汛期,所以河面的水流并不是很急,郭浩沿着河岸走,选了一处狭窄的河口搭桥。

选定了地点,就开始征集附近的渔船,然后在岸上打桩,固定好由几个士兵游到对岸,在另一头也固定住。

绑了几条绳子后,再把小船绑成一排,中间铺上木板,一条浮桥就建成了。

为了测试浮桥的稳定性,郭浩亲自牵着马去试了试,效果还不错,这一座桥用了两天的时间,耽误太多时间也不好,于是下令大军过河。

一座简单的浮桥,周军有惊无险地过了河,前面就是寿州成,此时刘彦贞已经得知了周军过河的消息,却没有趁机偷袭,这让郭浩松了口气。

周军在局里寿州二十里的地方再次扎营,郭浩叫来诸位将领商量,这一仗该怎么打。

“诸位,寿州城就在眼前,唐将刘彦贞统兵两万,据守城池,我们冒然进攻,恐怕唐军会拼命反击。

如今太子在唐国,为了防止唐军玉石俱焚,我们要谨慎行事,如今陛下的使者也应该到了,先看看唐国的态度再说。”

郭浩纠结于柴宗宜之事,他心里其实不想打这一仗,可是为了让柴荣安心,他不得不领兵出征。

诸位将领闻言都有些无语,如果顾虑太子的死活,那这一仗该怎么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