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变化(2 / 2)

加入书签

人心浮动下,整个设计院陷入了一种工作停滞、几近瘫痪的不正常状态。省院一连串的变化对耿志远到没有多大影响,他还是自顾自地一边学习,一边帮着远为公司联系项目,同时费心劳力帮着林楚和苏卿经营着手底下的那几个公司。

正月底,庞冬领着几年没见的沈熙突然找上了他,说是有要事相商。耿志远闹不清俩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满腹疑惑中带着他俩来到秦淮酒家寻了间包厢边吃边聊。

“老耿,沈熙给咱送来了发财的机会。”庞冬满眼兴奋道:“他叔叔现在是宁西化工集团副总,管着原材料采购。他想和咱俩一起合伙倒腾煤炭发笔大财,你看意下如何?”

“倒腾煤炭?”耿志远眉头一挑,为难道:“我没干过煤炭买卖,对这一行不熟悉呀。”

沈熙笑着宽慰道:“不熟悉没关系。我叔叔在晋省有几个老关系,可以从他们那里买煤。厂里这边我叔叔管着进货,不会在质量上卡咱们,所以出货也没有问题。”

耿志远脑筋转了几个弯,暗自寻思:“既然沈熙已经找好了买家和卖家,自己闷声发大财便是,何必又找上小冬和我?这里面怕是有些道道。”

庞冬见他犹豫不决,赶忙怂恿道:“老沈本来可以自己干,但是他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发财,所以才找上咱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耿志远闻言淡然一笑。他跟沈熙的关系虽然还算可以,但是并没有好到患难与共的地步。当年庞冬跟他合伙一起创业,生意发达后还不可避免地生了二心,更不消说沈熙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打定主意后,耿志远歉意道:“不好意思,我现在还不想涉足煤炭行业,你们俩的这个生意我不能参加。”

耿志远不愿意参加,沈熙失望道:“耿哥,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你不抓住,实在是太可惜了。”

庞冬叹气道:“老耿,稳赚的买卖你都不愿干,到时候我们发了财可别怨我没告诉你。”

“哪能呢?”耿志远笑道:“感谢你们俩想着我,我预祝二位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耿志远不愿意入伙,三个人吃完饭便匆匆告别离去。耿志远望着俩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道:“小冬是个贪财的急性子,沈熙也不是一个胸怀宽广之人,他们两个合作,依我看前景堪忧。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他们俩能够合作愉快共同发财。”

打发走了庞冬和沈熙,于庆贺又突然找到了他,眼神闪烁着问道:“老耿,听说院里准备搞干部年轻化,说是要进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你有没有什么意向?”

耿志远瞥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你有想法?”

“我……”于庆贺欲言又止,尴尬道:“我想先问问你。”

耿志远跟杨文阁没有什么感情上的来往,在领导眼里也不是什么堪用的重要人物,因此中层干部他是连想都不用想,于是痛快道:“我没想法,你还是多多关心一下曾大有和万德福吧。”

“那好,你没想法我就放心了。”于庆贺又叮嘱道:“要是院里征求意见,麻烦你替我多美言几句。”

耿志远笑道:“放心吧,咱俩的关系可比曾大有、万德福强多了,我肯定支持你。”

于庆贺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的目标是工艺室主任,直接竞争对手主要是曾大有和万德福。作为大学同学和曾经的合作伙伴,耿志远是他第一个要争取的同盟军。

有了耿志远的承诺,于庆贺终于放下心来,急匆匆又去找其他人游说去了。

刚回到办公室,夏苏也冲他问道:“小耿,院里要举行中层干部竞聘,你不报个名试试?”

耿志远对自己的老师不做隐瞒,实话实说道:“朝中有人好做官,我跟杨文阁关系很一般,报了名也是陪太子读书,还不如落的个清闲自在。”

“也是。”夏苏秀眉微蹙道:“听说杨文阁这次要锐意改革,提拔一大批年轻干部,院里怕是有很多人晚上要睡不着觉。”

“哼!”耿志远冷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谓的锐意改革不过是个借口罢了,真正的目的是清洗掉老穆的亲信,换上他自己的人。”

耿志远看得如此透彻,夏苏暗暗佩服。她的这个徒弟虽然在社交上不大行,跟杨文阁处的关系也不太好,但基本的素质和领导能力却不在省院政治新星曾大有、万德福之下。

师徒二人还没说上几句话,曾大有笑嘻嘻地找上门来。耿志远无奈的看了夏苏一眼,心道:“他们几个人竞争室主任,我反倒成了香馍馍,一个个找上我不过是为了寻求支持,事成之后会不会来个过河拆桥,以他们的尿性谁也说不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