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割无可割(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臣提议,将此消息周知天下,以安民心。同时,让北方府县派人到密县学习稻子种植之法,尽快推广。我大宋振兴,指日可待。”

侯元功的提议,得到了蔡京等人的赞同。

“陛下,各府县其实也不必前来。他们来了,吃住什么的花销,谁出?”

宗舒不想让密县来很多人,万一混进了奸细什么的怎么办?

密县基地,如果不保密了,还能叫密县?

宗舒本来想再等一段时间,再向赵佶报告在北方成功种植水稻的好消息。

宗舒在汴梁城外买下了一个庄园,三百多亩地,他准备在这里种占城稻。

在这里,大家可以随便来参加学习。

如果不是赵佶今天逼得紧,这里的稻田,宗舒不会让别人看见。

“宗舒,这个钱,朝廷出了,你不必担心。”赵佶难得地大气一回。

即使如此,宗舒也不愿意:“陛下,我觉得这样太慢。全真子可以出一本专著,在北方种植水稻的注意事项,把书发给各府县好可。这样更快。如果快的话,一个月之后育种、插秧,到十月份就可以收获了。”

所有人都被宗舒的话震到了。

不是说明年才能在北地推广稻子吗?

听宗舒说,今年就可以种上稻子并且收获?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小麦绝收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宗舒所讲的话,靠谱吗?

陈过庭倒是知道南方有三熟,照宗舒这样讲,北方至少可以实现一年两熟?

陈旉感到了众人怀疑的目光,大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宗师所讲,完全属实。只要抓紧时间,阳光和肥力足够,我们的稻子在北方,从种到收,两个月,足矣。”

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收稻子了!

这一下子,就完全解决了所有问题。

不仅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又消除了流民增多、民变频仍的隐患。

稻子的产量是小麦的两倍,这样就把大宋的主粮产量生生地增加八成。

此等功劳,不亚于在边境打赢一场战争,不亚于收回几座城池。

因为大宋的一切发展,包括军事行动,都是以粮食为基础的。

徽宗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户部尚书侯元功,协助陈旉把书印出来,连同稻种一起发给各府县。

稻种的银钱由各府县自行解决。

“这稻子,是不是可以收割了?”徽宗问道。

陈旉说,现在可以收割了。

“那就大家一起动手,把稻子割了,看看亩产多少。”

赵佶兴致一来,也挽起了袖子。

太子都可以在城外翻地,作为皇帝怎么也得走到太子前面。

皇帝亲自下地耕作,也不是没有先例。

赵佶看地头还摆了一堆镰刀,看来宗舒早就准备好了工具,让大家都来体验一把农事。

“且慢!”

一个声音响起来。

不用说,又是宗舒说出来的。除了他,别人也没这个胆子。

赵佶回头看看宗舒说:“太子能翻地,朕就不能收割么?”

“陛下,大家都可以割,唯独童太痿、童公公不行。”宗舒说道。

为何?赵佶不禁问出声来。

童贯也挽起袖子,正准备随皇帝一起劳作呢,谁知道被宗舒给拒绝了。

“童公公,已经割过了。对于太监来说,割无可割。”宗舒说道:“我们大家,就不要再提割字了,免得伤害了他。”

童贯跑得最快,已经拿到了镰刀,听到此话,气得扔下镰刀,眼前一黑,晃了几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