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思路(2 / 2)

加入书签

整个北方地区,山寨土匪,可以说多如牛毛,几乎每一座大山,都有那么一个山寨,多的上千人,少的几百人,大部分都是被逼落草,即使部分参加了乞活军,还是存在不少人,因此邹羽肯定不会赶尽杀绝,不过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也不介意矿山多一些劳动力。

等忙完春耕之后,派出军队,灭那么几个,杀鸡儆猴,相信能很快把整个治下清理干净。

回到太原,不出所料,李靖也刚刚撤军,只不过他把骑兵留在了马邑,防备突厥人,同时也是看守薛延陀人。

夷男很信守诺言,迁移过来二十万左右的族人,只不过是以老弱妇孺居多,更多的青壮和年轻妇女,则向贝加尔湖迁移,这样做了两手准备,突厥想要报复他们,不但需要奔赴几千里,还需要穿过沙漠,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从容做出应对。

雁门郡,马邑,善无,安置了一半,另外一半安置在太原附近,这样不但方便治理,而且分散了他们,就算闹事,也成不了气候。

秦琼守雁门郡,加上一个已经投降,熟悉地方的寻相,再以尉迟敬德镇守雁门关,完全就没有问题。

因为现在雁门郡足足有,步骑四万人,邹羽并没有下令撤回骑兵,只是让秦琼挑选降卒,筹齐五万大军。

这是因为雁门郡不但要防备突厥人,还得防备梁师都,马邑一带,可不像雁门关,没有雄关,自然需要更多的军队。

李靖出征草原,带回来三千多,历年来,被俘的妇女,为了她们的生计,就近选择了雁门郡的士卒,为她们分配了家庭。

薛延陀带来不少牛羊,虽然不好侵吞他们的私人财产,但是可以买羊毛啊,等这些妇女在这里成了家,明年就在雁门郡设置羊毛加工作坊,直接就地制作羊毛衣服,不但方便,还能就近安排一些妇女参加工作。

要想社会稳定,就得有足够的工作岗位,那怕是种地,百姓暴乱就只有一种事情,两个情况。事情就是活不下去,大量的百姓活不下去了;这种事情只有两种情况才会造成。

第一就是皇帝乱用民力,无人种地,又不开仓增粮,百姓没有粮食吃;第二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都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去了,普通百姓没有地,当然也就没有粮食,自然也就活不下去。

邹羽虽然没有那位老爷子,让所有人吃太饱的本事,但也知道食物多样性能够增加产出,因为通信的不发达,许多食物,都只有本地人知道,或则只采集野生的食用,这一点就是最方便改进的一点。

这个年月,百姓种植粮食都来不及,哪有心情去实验其他的作物,当然也就错过了许多东西,邹羽又不一样,毕竟见识太多,即使没有种过,至少吃过,这就是一个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