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

程晓瑜想着想着就又想到了一个小故事,这个不是外国童话,是她前两天读聊斋志异的时候看到的。虽然聊斋志异里通篇都是女鬼狐仙,看多了难免腻烦,但偶尔读一两个小故事还是挺有趣的。程晓瑜一边回忆一边慢慢讲道,&l;从前有一个姓黎的官差,他的妻子生病去世了,只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三个孩子日夜啼哭,黎官差非常苦恼,很想要再娶一个老婆,可是镇里的女人都嫌他家孩子太多,不愿意嫁给他。一天,黎官差出门办事,走在幽静的山路上突然见到一位美貌的少妇。黎官差很喜欢这个女人,就上前和她说话,希望她作他的妻子。少妇开始的时候并不答应,黎官差只好&;&;苦苦哀求。&r;

其实这个故事讲的是黎官差悦其美色,搭讪不允,就强与之野合。程晓瑜觉得没办法跟圆圆解释&l;野合&r;的道理,所以只好说黎官差苦苦哀求&;&;&l;那个少妇被他哀求不过,只好答应嫁给他。少妇问道,&;你有孩子&;黎官差说,&;我有三个孩子。&;少妇说,&;我很担心作後母会被人说三道四。&;黎官差说,&;这是我们家的事,与别人无关。你来了我家之後我不会和外人多接触的。&;少妇又说,&;我以前的丈夫去世之後,我婆婆对我很凶,不许我改嫁他人。如果你家的佣人走漏风声的话,我很怕会叫我以前的婆婆知道。&;黎官差说,&;这也好办。我家只有一个照顾孩子的老佣人,我会把她赶走。&;少妇见黎官差答应了她的全部要求,也就高高兴兴的跟着黎官差回家了。&r;

程晓瑜发现讲到这里,不仅是圆圆,似乎连严羽都在认真听故事,她就很开心的继续讲道,&l;少妇跟着黎官差回了家,每天很认真的照顾官差和他儿女们的生活起居,就像一位贤妻良母一样。黎官差很满意,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新娶了一个妻子,也从不邀请任何人到他家做客。一天,黎官差有事要去外地一段时间,嘱咐妻子不要外出,好好照顾儿女,少妇点头答应了。两个星期後官差回来了,只见家中鸦雀无声,门也关的紧紧的,黎官差才走到卧室门口,就看到&;&;你知道看到什麽了吗圆圆。&r;

圆圆摇着头说,&l;看到什麽了&r;

程晓瑜眉飞色舞的描述道,&l;看到一头又大又吓人的野狼从卧室里猛地蹿出来,几下就跑走了&r;

圆圆哦的捂住嘴,&l;怎麽会有狼啊&r;

程晓瑜说,&l;黎官差几乎没被吓死。他好不容易缓过神来走进卧室,只见满地都是鲜血,然後在床上黎官差看到了他三个孩子的人头。黎官差又惊又怒,连忙返身去追那头狼,可是已经"本追不到了。&r;

圆圆说,&l;那官差的妻子呢&r;

程晓瑜叹气道,&l;官差哪有什麽妻子,他的妻子就是那头狼啊。这个故事教育我们,黎官差是没有德行的人,而且在野合逃窜中得到的女人又怎麽会是好女人呢,所以他的下场才这麽惨。&r;

圆圆明显被这个故事震撼到了,皱着小脸一直在思考,甚至忘了问程晓瑜野合逃窜是什麽意思。

严羽额头上三道黑线,咬牙切齿的说,&l;程晓瑜,你这是什麽鬼故事&r;她知不知道圆圆将来是要有後爸的居然讲後妈其实是头狼,而且把三个孩子都吃的只剩脑袋了讲这样的故事,圆圆以後有心理"影怎麽办

程晓瑜说,&l;又怎麽了这不是鬼故事,只是有头狼而已。中国古代的故事都这样啊,不是狐狸就是狼,不是吸人"气就是吃小孩。我觉得这样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非要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才是好故事吗&r;

严羽懒得理她,拿起故事书跟圆圆说,&l;圆圆,还是舅舅给你讲故事吧,晓瑜阿姨"本不会讲故事。&r;

圆圆仍在纠结那个狼妇人的故事,她问,&l;为什麽官差的新妻子会变成狼呢&r;

程晓瑜说,&l;官差的妻子不是变成狼了,她本来就是狼,所以才生活在山上。圆圆,你记不记得故事开始的时候官差就是在山上遇到少妇的,而且少妇本来不理他,是他苦苦哀求人家给他当妻子,这就叫引狼入室&r;

严羽说,&l;程晓瑜,你已经被剥夺给儿童讲故事的权利了,你给我闭嘴。&r;

程晓瑜反倒被严羽这话激起了好胜心,她一拍床铺道,&l;我讲的故事怎麽了不比你讲的什麽小蜗牛今天只顾着贪玩而忘记做作业的故事好一百倍我寓教於乐还教成语了呢,有几个四岁的小孩知道引狼入室什麽意思圆圆,告诉你小舅舅引狼入室什麽意思。&r;

圆圆说,&l;引狼入室的意思就是把狼当作妈妈带回家。&r;

严羽,&l;&;&;&r;

程晓瑜,&l;嗯,也解释的差不多。严羽你四岁的时候估计"本没听过引狼入室这麽高深的成语吧&r;

严羽,&l;&;&;&r;

程晓瑜,&l;虽然我讲的故事都是悲剧,但是悲剧才深刻好不好你以为我不会讲好笑的故事吗,我当然会,我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个,保证欢乐。&r;

严羽继续保持沈默。

程晓瑜清清嗓子开始讲到,&l;从来有个姓谢的小夥子,他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有一天他在田边劳作的时候见到了一只快缺水而死的大田螺。&r;

圆圆问,&l;大田螺是什麽&r;

程晓瑜说,&l;圆圆你吃过那种小小的圆圆的螺蛳吧&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