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战报至京(2 / 2)

加入书签

这时,人群中一个纤瘦,挎着篮子的姑娘装扮的人,匆匆离开,这告示上并未提及战王妃之事,看来秦朝心思周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暂时压下百姓心中的疑虑,顺便彰显其仁爱之心,大理寺的大牢里早已人满为患,这焦头的事就留给于归处理,以弥补他监管不当。

这么多张嘴需要吃饭,虽不是好饭但也费粮,大王爷有意不斩首,他也知道这些人是无辜的,只得一日一顿饭地养着。

渐渐的人们越来越恐惧,若说死亡害怕,可更害怕的是等死,这迟迟不上斩首台,心便悬着,一点脚步声都能令人恐慌,一碗饭都以为是吃饱了好断头。

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斩首示众,穿着死囚服的男女跪坐三排,最后一排皆是女子。

时间流逝,烈日当头,台下聚集围观的百姓有增无减,从未见过有如此大的场面,足足五六十人齐斩首。

而这只是一少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引诱她这个战王妃出来,秦朝果然使得一手妙计!

“时辰到,行刑!”

随着令牌掷地,发出一声清脆,一排长着络腮胡子的彪形刽子手将架在臂膀上的大砍刀,晾在面前,啐了一口唾沫,着手腕上缠的黑粗布抹(mā)了一下。

第二排的男家丁们闭着眼睛,身子躲闪向后,口中不禁发出痛呼,下一个可就是他们了。

这第一排死的多是上过战场的英勇之士,他们不信战王会谋反,甚至不相信刀枪不入的战王会枉死狱中,自杀更不可能。于是,直至头颅滚落到了地上,仍然挺直脊背。

而这被身后来不及闭眼的丫鬟家丁看在眼里,粗如碗口的颈子,突突冒着鲜红的血液,顿时,哭声叫声混作一谈,底下围观的百姓,更是不敢说话,神情害怕,他们也是一个月前就知道要诛灭战王府,沉淀了这么久,心中是认为该杀!

可看见最后还有十几岁,豆蔻年华的小丫鬟,不免唏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朝跟错了主子,把命交代了。

穆凡涤藏在人群中望着这一切,眼睛一眨也不眨,大脑一片空白,不是害怕,不是自责,没有任何心绪,她知道就算她露面了,也挽救不了这些人的性命。

在这里注目着,或许是送他们最后一程,她不可谓不痛,只是没了感觉,痛到麻木了。

这时,近身一人,有一种熟悉感,将她掰进了自己怀里,身后那哭喊求饶声随之消失,她知道这些人全部死了。

暴尸街头,无人收尸,等着官府的人视作腌臜之物,胡乱装上车运往乱葬岗丢弃。

秦朝暗地里布下天罗地网,没想到竟然擒拿不了一个战王妃,如此必定是隐患,而他此事未解决,派出去的探子飞鸽传书回来了,秦挚天在南阳出没过,只是不知为何又消失了。

还顺带说了句任务之外的话,两国正交战状态…

果然没过几日,这西境与南境战报抵达京城,经宣旨公公一宣读,文武百官才知道挚天帝率领大军攻打了南阳。

而这两封战报实则是被人精心篡改了,换成了事先早就准备好的,真实情报上丝毫未提及皇上之事,就连西境也只是奉战王之命固守边疆罢了,西番一再虚张声势,却又举兵南下,让玉弦绳断定其势必会给南境造成威胁而敲山震虎一下。

而南境真实情况,在杨靖忧一再攻城之下,终于第一座城池连带周边村落顺利有了驻扎军,这运粮的巨船日渐高涨,眼看就要断食,伙头兵将实情禀报:“少将!再有不久战士们食不果腹,战斗力下降,恐前功尽弃。”

“不如我们向当地百姓征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