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剿匪(2 / 2)

加入书签

七皇子也笑了笑,“多谢皇兄。”

兄弟两故作和睦,见太子没动静,七皇子也不想自讨没趣,寒暄几句便借口离开了。

只是太子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眸子渐渐阴冷。

朝廷要派兵剿匪之事并非隐秘之事,圣旨刚下,京都百姓便家喻户晓了。

苏辞墨和杨柏浩等人是国子监的学生,更是要先一步知晓,杨柏浩跃跃欲试,可惜没有门道,兴奋了半晌,便有些垂头丧气了起来。

一向没有腹无稿墨之人,却是感慨的说了一句,“大丈夫生不逢时,图可奈何啊?”

苏辞墨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抬手敲了敲他的脑袋,“这又是哪根筋不对了?”

杨柏浩没有搭话,倒是宋碧柏替他解释了一句,“还不是剿匪这事闹的,有人心痒痒了呗。”

杨柏浩不爱文学,偏偏对武学情有独钟,苏辞墨和宋碧柏身为他的密友,自是一清二楚的。

苏辞墨也有心想要成全他,便打算去找拓跋桓走一下门道,让他出面做说客,让杨柏浩能跟着七皇子出去历练历练。

不过,他也没把握能否让拓跋桓答应他,便只好按下不提,借口说学堂那边有事,他去找顾安一趟,便转身离去了。

三皇子府,拓跋桓正在园中喝茶看书,听得下人禀报苏辞墨来了,正要起身去迎,便见他大步而来。

二人熟识了许多,私底下自然没有才相识时那么恪守规矩了。

不过绕是如此,苏辞墨也不敢太过放肆,到了拓跋桓面前还是抱拳行礼,“见过三皇子。”

拓跋桓将他扶了起来,问道,“你怎的来了?”

苏辞墨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听闻此次剿匪是七皇子领兵,我想让殿下出面与七皇子说说情,让杨柏浩能跟着一块儿去,张张见识。”

至于为什么找上他?自是有他的原因,他虽接受了七皇子的讲和,心里还是有些疙瘩的,总不至于眼巴巴的贴上去,求他。

有求于人,这身段自然是矮了一截,若是七皇子有心有此事要挟于她,那就得不偿失了。

拓跋桓听他把话说完,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亮光,此事他不直接去找七皇子,反而让他做这个中间人,熟亲疏远几乎一目了然,心下自然欢喜。

苏辞墨有见地,是个难得的人才,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太子和七皇子有心拉拢于他,他自是也不例外。

为了让苏辞墨将来能够为他所用,这一趟倒是可以走走,不过......

“不知杨柏浩许了你何等好处?竟让你上门来求人?”

想到这些,拓跋桓的心里竟有些吃味,也是怪哉。

苏辞墨摇了摇头,“兄弟之间,自当拔刀相处,何需许我好处?殿下,此次来求你,只当是在下欠了你一个人情,还请你务必走上一趟。”

虱子多了不怕痒,这人情欠的多了,他索性心里也不慌张了。

拓跋桓听他说是兄弟情,心里的烦闷竟一扫而空,脸上也渐渐有了笑意,“能得苏兄一个人情,这一趟走得也值,你便在我府上等上片刻,我这就去七弟府上坐坐。”

本就是求人办事,倒不好让拓跋桓太过奔波,若是让他去七皇子府走一趟再折回到他的住处,实属有些不仁义。

苏辞墨也就没有推辞,“既如此,那在下就等三皇子的好消息了。”

拓跋桓也不耽搁,吩咐人伺候好苏辞墨,便去马房牵了马,翻身而上,便扬长而去。

他到七皇子府的时候,七皇子正让人收拾行囊,颇有些忙碌,听得下人禀报说是三皇子来了,下意识的就皱了皱眉头。

“这个时候,他怎么来了?”

拓跋桓从敌国做了质子回来,虽有崭露头角,却是个病秧子,弱不禁风的样子,搞不好哪天就一命呜呼了,所以他自是没将他当做对手。

何况他的人明里暗里也多加试探,确定了他就是废人一个,自然就更不放在心上了。

下人自是不知,一问连个屁都吱不出来。

七皇子怒骂了一声,“废物。”便将人给打发走了,“请他去前厅稍坐,等本皇子空闲下来,再去见他。”

拓跋桓甚至七皇子是个什么性子,自然也不打算等他得空来见,直接去了后院,见他正在喝茶,便笑道,“七弟,果真是出征在即,连见三哥一面的时间都没有了?”

七皇子心下一凛,忙道,“三哥,这是说的哪里话,只是剿匪虽然不比沙场奸险,到底还是刀剑无眼,难免要带的东西多了些,自然就忙碌了些,杂七杂八的,实在是难以收拾,怠慢了三哥,还请哥哥勿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