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李副将转身想问个明白,大门却已经关上了,最后还是只能垂头丧气的回了住处,他知道管家最后说的那句话,肯定是李相对他的提点。

绞尽脑汁的想了大半夜,在眼睛快要合上的时候,李副将脑海里闪过精光,李府,整个罕都不止一个李府,认错了门儿,这么简单的话,他怎么就没想明白呢,罕都姓李的可不止李相一家,朝中大臣中姓李的,对了,御史大夫姓李,就算平日里和文官交集不深,李副将也知道李御史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奏折进了他的手里,这件事情就铁定会被搬上明面儿上。

躺在床上的李文虎决定明日去李御史的府上碰碰运气,御史本就是参别人的,听说最近这些日子,那一位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得罪了许多的人,只要有人参他,肯定有的是人跟着泼水。

第二日,李文虎早早的到李御史府,掐着上朝的时间,李御史一出府就被李文虎拦下,将手中密折奉上,说了说潍城粮草迟迟未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潍城的紧急形势。

遇到这种事情,李御史身为御史大夫,岂会放任不管,满口应下说:“简直岂有此理,如此国之大事,竟被一群乌合之众胡作非为,今儿老夫非得参他户部尚书一本。”

“多谢大人,末将替潍城将士多谢大人善举。”听李御史应下,李副将诚挚道谢。

乾坤殿上,冷炀先说了几件大事,想着后宫里的小美人,身旁总管太监看冷炀的神色,尖着嗓子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殿中正盘算着参户部尚书一本的御史大夫,一听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也顾不得看皇上脸色。

“皇上,微臣有本要奏。”说着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刚刚到手不久的密折。

冷炀脸色不怎么好:“呈上来。”

原本对看不懂眼色的御史尚书嫌弃着的冷炀,一看密折的内容,脸色更加难看,瞬间变得如锅底般黝黑。

“御史大夫,你这密折是从哪儿来的?”冷炀本就是多疑之人,御史大夫拿出远在潍城的定北侯的密折,冷炀不得不多想。

御史大夫气定神闲的说:“回皇上,微臣今日早朝出府的时候在府门口遇见了一个人,当时把微臣吓了一跳,心想谁会大清早的,天还没亮就跑到微臣府门口候着,微臣当时想估计是哪儿来的乞丐,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咱们……”

“说重点。”冷炀脸色更黑,以前倒是没觉得御史大夫的废话这么多。

听着御史大夫说不到重点,朝堂上的人都习以为常,这样的事情已经是老生常谈,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是,皇上,微臣遇见了定北侯身边的副将,是姓什么李的,他被定北侯派回罕都给皇上送密折,可是又苦于无法进宫,才托了微臣。”被皇上黑着脸紧盯着,李御史依旧淡然处之的说着。

冷炀眼睛抽了抽,他管什么姓李的,还是姓王的,把重点说了就行了,偏偏李御史话那么多,还半天说不到点子上。

不看皇帝的神色,李御史自顾自的说:“皇上,听李副将的意思,潍城已经到了断粮的地步了,而户部却无作为,整日里游手好闲的在户部窝着,又不是千年老王八,常年的躲在壳里不出来。”

廖文仲脸色通红,不是傻子都能听出御史实在骂他户部,也就是骂他,偏偏皇上没发话,再着急也不敢跳出来,不然不就是真的承认户部是那什么。

乾坤殿上的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御史大夫那一张嘴是得理不饶人的毒舌,只不过许久未见他张嘴,大家也渐渐的忘了他骂人的功力。

冷炀一听李御史的话,又怒又气,轻咳一声说:“爱卿,你身为朝廷一品大员,该有的素质不能丢,户部再不济也是六部之一,有些话不能说得太过分。”

至于李御史骂人的话,冷炀又能怎么办,十几年了,李御史那一张嘴已经说出了无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他罚也罚了,劝也劝了,可是那一张嘴就是无法控制,他拿着也是头疼啊!

“皇上,您还是想想户部扣押粮草的事情吧,这前线交战,小人放火,怪不得定北侯会派心腹回京,估计是有些人当了尚书就成了祖宗,请不动了。”看向脸色黢黑,眼神阴郁的廖文仲冷哼。

冷炀眼角一抽,扯出一个笑说:“爱卿放心,潍城前线是我靳国最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延误了粮草,这件事情,朕会彻查,让户部给定北侯和征西大军一个交代,若是有人从中作梗,朕严惩不贷。”

“廖文仲,对于定北侯的密折,你有什么好说的?”龙椅上的冷炀将手中的奏折用力砸向廖文仲。

廖文仲一目十行的看过奏折,定北侯言辞激烈的描述让他胆战心惊,尤其是提到由于粮草未到位,军心已然不稳,越发越发的焦急。

单单克扣军资粮草就不是廖文仲能够担得起的罪名,更何况还有动摇军心,脑海里迅速想着对策,看着皇上怀疑的目光,廖文仲打了个冷颤。

想着刚刚开始的荣华富贵,廖文仲下定决心将事情推到胡综之的身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冤枉呀,微臣自从入驻户部以来,一直都是鞠躬尽瘁、尽职尽责,从未做过辜负皇上期望的事情。”

“爱卿不必紧张,朕只是问几句话,爱卿如实回答就是。”看着匍匐跪在地上惶恐不安的廖文仲,想到是自己提拔上去的人,多了两分信任。

感觉到皇帝的变化,廖文仲知道事情有了转机,想到还有一个盯着自己的御史大夫,心里一点儿也不好松懈。

“谢皇上,微臣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廖文仲假意擦了擦眼角的湿润。

看着廖文仲一副受尽污蔑的模样,李御史冷不丁的开口:“咱们朝廷可真是人才辈出,有的人堪比梨园戏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只可惜黑的永远是黑的,不可能变成白的。”

看着两人掐架,冷炀头疼扶额:“廖文仲,那你说说为何定北侯会送回这一封密折?”

“回皇上,户部账目亏空,国库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微臣变不出银子啊!微臣接手户部后,一直在查户部陈年旧账,户部早就已经是千疮百孔。”廖文仲言语间提到亏空是他接任之前就有的,意思是和他无关。

御史大夫哪里会放过廖文仲,义正言辞的质问道:“户部尚书怕是老糊涂了,你说你入户部之前就已经是累年亏空,那之前的顾综之那个老匹夫又是从哪儿弄出来的粮草?”

比起御史大夫,廖文仲还是沉不住气,听到李御史话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了闪躲,咬牙说:“御史大人,当初顾大人怎么做到的,微臣不清楚,微臣只知若是想要在户部没有一分钱的时候凑出十万大军的粮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顾大人,估计是有天神保佑吧!”

听廖文仲还将脏水往顾综之的人身上泼,有些耿直的臣子看不下去幽幽开口:“皇上,廖大人质疑顾尚书,微臣要为顾尚书说一句公道话,微臣的话,殿上的大部分人都能为微臣作证。”

“准”

廖文仲直觉接下来说出来的话会对他不利,想要阻止的时候,皇上已经准了,他想拦也拦不住。

“皇上,当初的军资是顾尚书凑出来的,他也不怕丢脸,挨家挨户的要钱,微臣被顾尚书堵了无数次,相信各位大人也有过相同的遭遇吧。”之前那位耿直爽快的官员继续说道。

有了一个人证明,纷纷的越来越多人证明之捐了钱,无数的人更是提起被顾尚书追钱堵在家门口的事情,毕竟当初顾综之是豁出去了,只要是有钱的大臣,全被他堵上过。

“皇上,邱大人说的没错,当时胡综之天天上门要钱,每次都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哄带骗的要走了银子。”说起被顾综之忽悠的事情,金阳侯还是气鼓鼓的。

皇帝微微愣神,她也没想到当时的军费是顾粽子一笔一笔的从大臣手中要来的,不过这也是顾综之能够做出来的事情,那人向来脸皮厚。

廖文仲听到有人为顾综之说话的时候,他的心已经拔凉拔凉,他也没想到顾综之那么舍得下面子和得罪人,为了军费,竟上门让人捐钱。

“皇上,微臣也没有办法啊,顾尚书留下一个天大的窟窿,微臣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补不上那个窟窿,更别提军费了。”说起户部的情况,廖文仲满心悔意。

这一番说法不但没有说服李御史,反而被他抓住漏洞:“廖大人的意思是顾综之能做的事情,你这一个户部尚书就不能做了?顾综之那一个老匹夫平时是惹人厌,可是这件事却做的很有气魄。”

“既然知道户部没钱,为何不上奏皇上,还整天在户部里待着,是等着天上掉馅饼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