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逛金陵(2 / 2)

加入书签

景墨给菩萨们磕了几个头,就出了报恩寺,往巷子里钻去。

他刚过三步两桥就止步回头,进了苍子口上那家点心店,问有没有蒸儿糕。一个秃头流着鼻涕的小伙计打量着他;“你要几个,能不能把剩下这点都要了,算便宜点?”

“我就要一个,你还想都处理给我啊?”

米粉调制的蒸儿糕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就拿这个蒸笼来说,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

以前的蒸儿糕一般都是老头或者老婆子推着小车,一头米粉一头火炉,现做现卖的,只是这家店生意好了,专门租了半间门脸开了小店。景墨把钱塞了过去,故意一瞪眼;“去擤擤你鼻子!”

出了铺子,太阳晒得有点儿热,景墨脱了蜀锦短褂,晒在身上暖乎乎的太阳,一溜溜灰房儿,街边儿的大槐树,洒得满地的落蕊,大院墙头儿上爬出来的蓝蓝白白的喇叭花儿,一阵阵的蝉鸣,胡同口儿上等客人的那些骡车、马车,板凳儿上一边聊天一边晒太阳的老头儿,路边儿的果子摊儿,刚才后头跟着的那几个小娃娃,秃头流鼻涕的小伙计……他觉得心中冒着一股股温暖。

他顺着轨道拐上了南阴阳营街。

想了想,改天再去东瓜匙吧。到了头条,一上六角井大街就看见右手边不远的百步坡,拐个弯到了十里茶棚。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流在不断的增多,这条街上到处是停放的马车、骡马、驴车,甚至看见一头骆驼,人山人海。站在楼上往下看,人群密密麻麻,像是无数蚂蚁在动,由于人多,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我碰了你一下,要想从这人流中出去,就得会钻。

都快未时了,难怪觉得有点儿饿。景墨开始留意,看有什么馆子可以进去试试。十里茶棚在个街口分成两路,往南往北去的都有。他想了想走的方向,朝南上了下马坊。

刚过了下马坊,一阵香味儿飘了过来。他没再犹豫就进去叫了萝卜端子。萝卜端子外面酥脆,里面软糯,再加上萝卜丝生脆的口感和特有的香味,简直完美!

坐在那儿吃,每次抬头往门外看,都瞧见斜对面街边停了辆漂亮的黑漆大马车。这次又抬头,觉得很像刚才在买果子吃时看见的那辆。他又多看了一眼,不自觉地吃慢了。

他心不在焉地付完账,上了街,继续慢慢往南走,玩了整天之后才终于回家去。这样,玩了十多天之后,从王朝宗处听说小蛮回来了,于是就朝着馋猫斋赶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