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内忧(2 / 2)

加入书签

完颜洪烈正色道:“蒙古兵马强盛,仿佛当年我大金龙兴之势,幸得其部落未能一统,内部仍征战不休,如其部落能得一统,我大金不免有当年大辽之危也!”

完颜璟大惊道:“如之奈何,不如我大金先行发兵征伐!”

“万万不可,此次我与三哥赶赴蒙古,已挑动其内部纷争,料蒙古三五年内无犯我之力。但若我先行征伐,其部落必然生出合力抵抗之心,却是适得其反也!”完颜洪烈连忙回话。

完颜永济接过话头:“赵王与荣王此去蒙古,确是立下大功,但赵王对同宗之人痛下杀手,老夫无法苟同。”

完颜洪烈正色道:“父皇、皇叔祖,当年我大金起兵伐辽,先祖兵马不过数万,大辽兵马百万,最终却败于先祖之手。可是我大金兵马能以一当百?非也!当年我大金兵马虽强,毕竟人少,如大辽有能征善战之辈,将十万兵马,自能将我大金阻于关外苦寒之地。大辽之败,在于自身奢靡腐朽,如体虚之人,虽看似强大,却是一推即倒。”

完颜永济呛声道:“赵王所言之意,我大金有如当年大辽不成!”

完颜洪烈瞥见皇帝面容有异,立马摇头道:“洪烈绝无此意,自先帝以来,我大金内修文德,父皇又修正法律,政治清明,岂能如当年辽国一般。”

完颜璟本来面色沉重,听得儿子此话,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完颜洪烈接着说道:“然而我大金近二十年来,未经大战,各部兵马均有松懈,尤以北部边关将领为甚。此番我与荣王率部赶至庆州,完颜德操以为是蒙古人入侵,居然吓得屁滚尿流,弃城潜逃。儿臣查其城内人马,武备松弛不提,空饷更是吃了一半,若真是蒙古打过来,恐怕不用动手,这庆州就得拱手让人了!儿臣实在是忍无可忍,这才杀之以整肃军容!”

完颜璟眉头一皱,转头问道:“洪熙,这德操果是如此混账?”

完颜洪熙上前两步,微微躬身道:“回禀父皇,赵王所言,并无一句虚言。”

完颜永济本是受了完颜术等人之托,过来给这几家主持公道,要弹劾完颜洪烈。此时他见皇帝似乎有维护完颜洪烈之意,立马说道:“皇上,赵王所言固然有理,然而宗室子弟,即使有罪,也应先行由我大宗正府收押,再行定罪处罚,还请皇上圣裁!”

完颜洪烈冷冷道:“皇叔祖有所不知,处军事,如救火,完颜德操不杀,如何能整肃边军!”

完颜永济本是长辈,被完颜洪烈这么一顶撞,不觉心中异常恼怒。只是他修养过人,喜怒不露于面上,只向完颜璟拱手道:“臣不懂军事,只恐擅杀宗室,当年海陵王之祸不远也!”

完颜永济此言一出,大殿中众人都默然不语,完颜洪烈也不敢再说,殿内突兀的寂静起来。

海陵王完颜亮乃是金国上上代君王,此人自幼聪敏好学,文韬武略兼备,年少时为人宽和,交友广阔。

完颜亮十八岁时,就被封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军前任使,统帅万余精锐之师。其后,完颜亮一路升迁,历任骠骑上将军、光禄大夫、尚书左丞等官职,到了他二十六岁时,就已经官拜右丞相。

到了完颜亮二十七岁时,他更兼都元帅,拜太保、领三省事,权势在国内一时无二。

到了此时,金熙宗开始对完颜亮有所警惕,并借机将其贬官,准备下手将其除去。

完颜亮心知不妙,结党偷入皇宫,弑杀熙宗,自立为帝。

完颜亮称帝后,初时为稳固政权,显得极为宽和仁慈。到了此人权柄稳住之后,他便开始大肆诛杀宗亲。

完颜亮在上台后的第二年,就向太宗一系子孙开刀,完颜卞、完颜宗哲、完颜京、完颜宗雅、完颜宗义等太宗子孙被杀的有七十余人,太宗后代全部死绝。

此后,完颜亮又借故把宗室完颜宗本、完颜宗美、完颜宗懿、完颜秉德等人尽行诛杀,遂使宗翰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子孙百余人、谋里也子孙二十余人等众多宗室大臣满门除绝。

当今金国皇帝完颜璟,乃是接位祖父世宗完颜雍。完颜雍当初仅是朝中大臣,然而其人文武双全,在宗室中威望颇高。海陵王完颜亮登基后,一直忌惮完颜雍,频繁调动完颜雍的官职,还逼死其妻。

因为完颜亮对宗室的种种酷烈之举,后来完颜雍举兵造反,各路宗室闻檄而动,纷纷率部投奔完颜雍,加入讨伐完颜亮的阵营当中。

完颜亮众叛亲离,最后被部下哗变射杀,死无全尸。完颜亮死后,被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为炀,世人常称其为海陵王。

世宗完颜雍登基之初,政局内忧外患,内有贵族争权夺利,外有辽国遗部起义造反。完颜雍一反完颜亮滥杀宗室的做法,大力笼络宗室贵族,更设大宗正府,一干宗室子弟犯罪,皆由大宗正府裁决,自此朝政安定,国力渐渐恢复。

完颜璟本已听信完颜洪烈之言,此时听得完颜永济谈及海陵王旧事,心中又犹豫不定起来,觉得完颜永济所言有理。

完颜璟得位于祖父,本就极为尊崇祖父之制,海陵王完颜亮擅杀宗室最终众叛亲离之事,更是金国数十年来的禁忌。

过了半晌,完颜璟才缓缓道:“赵王杀德操等人,虽于法有据,然行事太过,有违祖制,命其闭门思过三月,日后不得再鲁莽行事。”

完颜永济听得对完颜洪烈的处罚太轻,本待出声再行劝说,只见完颜璟看向自己,眼神严厉:“潞王你代朕抚恤众人,安抚宗室!”

完颜永济只得拜伏于地:“臣遵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