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宜州之行(1 / 2)

加入书签

“大人。”

谢浥尘抬头一看,来人是汪志远。

“志远,找我何事?”谢浥尘放下手中的书卷问道。

“大人前些日里问到我关于账目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来有些事可能对大人有用。”汪志远说道。

“那你快坐下,慢慢讲。”谢浥尘倒了杯茶,递到汪志远的手中。

汪志远坐了下来,端着手中的茶,显得惴惴不安。

“志远不必忧虑,有什么事尽管说与我知。”谢浥尘看出了汪志远心有疑虑。

汪志远喝了口茶,顿了顿,终于开口说道:“大人,其实本县收取杂税,已是多年的传统,都是前任知县亲自委任亲信办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丞,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的意思是你并未参与。”谢浥尘说道。

“是的,我只知道这税务往来,另有一本暗账,至于这钱银流向,却不甚了解。”汪志远回道。

“那这暗账如今在何处?”谢浥尘连忙问道。

“之前衙门有一钱粮师爷,姓陈,他与前任知县是同乡,自知县大人被撤职查办以后,他也便失了踪,我想那暗账多半是在他手上。”汪志远说道。

“那你可知他家乡何处?”谢浥尘又问道。

汪志远眨巴着眼,回忆了有一会,说道:“我记得好像是宜州人。”

“宜州。”谢浥尘心中默念道。

宜州距离义县四百余里,如今看来,必须得去一趟宜州,找到这个陈师爷,才能有进一步的线索了。

“我知道了,志远你先去忙吧,如果再想起什么,记得来告诉我。”谢浥尘说道。

汪志远拜退而去,他知道自己是在赌博,赌的是谢浥尘是一个宅心仁厚,刚直不阿的好官,但是他愿意打这个赌,因为他内心的那一份理想,又开始发芽了,谢浥尘的到来,让他终于不再想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

此去宜州,事关重大,毕竟这暗账之事,如今不仅仅是谢浥尘在盯着,他必须亲自前往方才放心。

翌日,将县衙之事安排妥当,谢浥尘穿上便装,带着王大和王小二就出发了。

“志远,我此去宜州最多五六日便回,县衙的事便交给你和宋捕头了,不过不要对其他人透露我去哪了。”谢浥尘叮嘱道。

“大人放心,属下心中有数,你们一路还要多加小心。”汪志远说道。

“好的,我们出发。”谢浥尘说道。

三人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两日便赶到了宜州城。

“大人,宜州这么大,我们该怎么找陈师爷呢?”王大问道。

“恐怕我们需要借助一下当地官府的配合,我们先去州府衙门拜会一下知州大人吧。”

谢浥尘早有计划,出行时便准备好了公文与拜帖,未来得及歇脚,便径直来到了府衙。

宜州的知州费清原本是朝中翰林,也是前不久才调任宜州,要说这翰林不过七品,知州再怎么说也是五品官,地方要员,但毕竟这地方官哪有京官惬意,所以他到任以后虽勤于政事,但也是每天不甚开怀。

这听到谢浥尘来访,却是十分高兴,盖因这谢浥尘才子之名,在京中早已传遍,虽不过是七品知县,却是天子钦点,那自然不是一般人,费清也是一文人,对谢浥尘也是心仪已久,连忙热情款待。

费清连忙将谢浥尘引进内堂,又是让人端茶倒水,又是美食点心。

“下官见过费大人,费大人太客气了。”谢浥尘见到费清如此热情,却有些不好意思。

“哎,谢大人不必多礼,你的文才在京中早已传遍,想那时你面见天子,当堂答对,我也在场,你那一番以文治国,以武伐交的理论,让人耳目一新,这不,皇上受了你的启发,把我等一班青年文臣外放历练,我才能升任知州。”费清说道。

“费大人折煞下官了,我年少轻狂,恃才放旷,幸而圣上贤明,不与我计较,反而还许我一任知县,我已经是汗颜了。”谢浥尘连忙回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