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古玩市场范大师(1 / 2)

加入书签

十天后,古玩市场隆重而低调地开业了。

说隆重,是因为县长亲邀盐城的达官贵人,商业巨贾纷份到场。

说低调,是因为古玩市场就设在官道旁的林子里,十来条长几,若干矮脚椅,长几上放着香茶和净水,树上拉了个大红条幅,条幅上写着古玩市场几个大字,除此外,什么也没有。

几十个人在长几前围着坐着,各自拿着自己的古董,细细观看,品鉴,交流。范老伯身穿一袭铁青色长衫,手戴一串古香古色的琥珀串珠,看起来老神宅宅。他的长条几上放着那只鏊,面前立个小竹筒,竹筒上有几个字:古董鉴别,一次五钱银。他的身后立着武工队的十五,十六。(庄主说范老伯以后经常和古玩打交道,身边得跟两人保护和伺候,所以派了十五十六过来。)

有人用手拿着一个灰白的玉鸟来鉴定。玉鸟只有半个巴掌大,圆脑袋,尖尖嘴,翅膀贴在身上,磨得很圆润,雕刻的缝隙中有些些发黄的泥垢和粉尘。十五将竹筒推到来人跟前,示意来人将五钱银放入竹筒中,有些人围了过来,想听范先生品鉴,围观的人多了起来,十六赶紧把鏊捧在了手上。

五钱银放在竹筒里,范老伯将玉鸟拿到手上翻来覆去细细端详,然后对着光亮眯着眼看了会玉鸟,最后,他把净水倒了一丁点在玉鸟上,用鼻子闻了闻,说:“你这个玉是古董,你看它的颜色,缝隙处的沁色发黄,沁色自然灵动。包浆浑然一体。蚀孔仔细看圆润,口小腹大。从它的沁色,包浆程度和蚀孔看,距今应该有五,六百年历史。它应该是陪葬物,它身上有一股墓葬味。但玉鸟本身玉的成色不算上佳,不过从工艺和历史来说,它还是很有价值的。”

一群人听得如同上了一堂古玉鉴别课。那人知道玉鸟是古董,高兴了,也拿了玉鸟凑鼻子上闻了又闻,“这哪有墓葬味了?没有啊。”

有人在旁边笑:“你能闻到,你能闻到你就当古董鉴别师了。”

“就是,你的鼻子和古董鉴别师的鼻子能一样么?”

范老伯对这墓葬味太熟悉了,小时候家里常常就是这种味道,父亲的衣服上也全是这味道。那些从墓里拿回家的,当玩具一样在他手上把玩的器皿上也全是这种味道。这种味道是那么熟悉而亲切,不用看隔着三步远他也能闻出来。

(仔细端详,透光看,放水滴,慢慢闻是为了对得住那五钱鉴定费。其实玉鸟一拿过来他就一眼鉴别出来了。但是要表示慎重,也要展示示出鉴定师的水平来,做戏要做全套嘛。这是庄主一再叮嘱的。)

人们对范大师的鉴赏水平毫无争议。就陆陆续续有人把自己珍藏的古玩拿出来请范大师鉴别,得了真品的兀自欢喜,得了雁品的暗自心伤。也有人在私下谈好了价格,带着藏品来请范大师鉴别,鉴别是真的了,就当场交割完毕。

小竹筒里的银子慢慢就有些满了,十五又拿出一只竹筒换上。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人渐渐少了,有一个外地口音的富绅打扮的男子凑上前问:“大师,我等了好一会儿了,你一直很忙,我想欣赏下你这只鏊,可以吗?”

“当然可以。”

十六把鏊放在桌子上,富绅男子两眼放光,把鏊拿到手上,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用手细细地摸过,蹭过。嘴里啧啧称叹:“果然是好东西。”

“先生好眼力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