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初试锋芒(2 / 2)

加入书签

“不对,你一共得到了三颗。第一颗是你半岁的时候,只是那时你太小,便不记得了。那颗珠子在第一千个酒坛里放着。这时间真好混,一算,你已经二十八岁了。我也七十九岁了。

可你二师傅不放心,不准你出去,哎,想想都是二师傅的错。我和你大师傅吵架,这也是主要原因。后来,你大师傅见我太固执,便生我的气了,只说有缘才传授功夫与你,这样一来,我便更加不放心,那时,我五十八岁,太年轻,太年轻,便不懂事,怕你出去吃亏,耽误了你啊,孩子。”

那胖大和尚叹了口气,又道:

“你大师傅今年就九十七岁了。他比我整整大十八岁。我们都不小了。看他是否原谅我,同意我和交流,如果同意,我们就会讨论你是否可以出山。”

董七郎猛然想起,师祖詹天龙曾给他们师兄弟说起过,他五十年前下过一次山,和一个嗜酒如命的江湖高手比过一次武。那江湖高手对黑白两道的朋友都不甩账。爱凭个人喜好做事,当时自称酒仙。

师祖也是年轻气盛,和这自称酒仙的人打赌,谁输了,便不得下山,连徒弟徒孙也不能下山。他和这酒仙拼酒拼拳技,拼兵器,最后拼内力。

就在最后拼内力上胜了那个酒仙一招,但师傅并没有说那个酒仙的名字。董七郎想,难道这上面的所谓的大师傅,便是师祖说的酒仙吗?

“酒童,你大师傅生气不教你了,但他还是传了你三项顶尖的功夫。所以你一定要称他为大师傅,叫我二师傅,不叫我师傅也行,但不能不尊敬你大师傅。”

这酒山翁对那酒童作出要求。这时,董七郎才一下猛醒,这面前的和尚已经七十九岁高龄,看上去却在五十多岁。

面前这个像十五六岁小孩的酒童,原来也有二十八岁了,还比自己年龄大,只是一直没有下过山,没经受风吹日晒的缘故。自己还得称他一声兄台才成。

突然,这酒山翁提高嗓门对董七郎说道:

“呔,你这小子,怎么还在这里,没有上去?呆会儿我师兄又要生我的气了。”

说完,那酒山翁粗大的身躯一晃,便到了那通道尽头,将通道的光堵了个严严实实,整个山洞一片漆黑。

董七郎对酒山翁离去的方向双手抱拳,说道:

“多谢大师教诲,晚辈感激不尽。”

那叫酒童的还站在那里,手捧那颗珠子,喜不自胜。董七郎也对他一抱拳:

“兄台,董某在这里失敬了,先行道歉。我先上去了,容后再感谢。”

“你便从那天赐酒窖尽头一直往上走就好。我大师傅在上面。”那酒童朝天赐酒窖尽头一指,对董七郎说道。

“多谢兄台指点,董某在这里谢过。”

董七郎双拳一抱,便朝那天赐酒窖奔去。

走到那酒窖尽头,便可见一段向上的石级,在石级上方有一盏油灯。他到了点油灯处,又是一个“之”字拐,路道一转折,又是一段石级,在石级尽头,又是一盏油灯,这样往复三次,之字拐石级终于走完。

董七郎看到了一个直立的山洞,那上面照下来一缕光亮,从光线的明暗和照下来的远近看,这个山洞离山顶至少也在七八十米外。

这山洞四壁光滑,好像有人专门精心打磨过,并在上面刷过油漆一般。董七郎一下犯了难,要如何才上得去?

董七郎用手摸摸石壁,湿润光滑,倒没有异味,但那石壁水,略感粘稠,与平常水不一样,有一种明显的滑的感觉。如果只有二三十米,凭他的轻功,他自信应该可以上去,但这不是二三十米,大致估计一下,这里到洞口,得有七八十米。

思想片刻,他有了主意:还是得用手中的武器,将宝剑插在石壁上,利用这短剑插在石壁上之力,再施展自己的踏雪无痕轻功,应该可以。

这得有两个重要条件,一要宝剑能插入石壁,二还要自己轻功过硬,如身体在一个点停留太久,宝剑不会插太深,那人容易掉下去。

因为要保证上升速度,宝剑只能插挂一点点,如插入石壁太深,则要花力气和时间抽剑,这会消耗很多体力,一时半会儿上不了洞口。

考虑清楚,他再次从腰间抽出宝剑,先在石壁上试试,还行,那宝剑毕竟不是凡物,是削金断玉之利器。他轻轻一用力,那宝剑便插入了石壁一寸左右。

手中有了利器,董七郎信心倍增,抖擞精神,双脚一点地,人便蹿起两丈高,右手伸到最高处,将宝剑一插,人借助这一挂之力,便向第二个高度跃上。

如此连续动作,在右手插石壁八九次后,他感觉高度已经过半,便换左手持剑。

又是连续重复动作,过了几分钟,光亮越来越强,他知道离洞口已经近在咫尺,目标就在眼前。董七双手持剑,最后一次插剑入壁,这一次可以借助的力量大多了,他一个一鹤冲天,人蹿起三丈高,一下跃出洞口。

人一出洞,便感到浑身舒服,就好像人长时间被按在水里,好久没有呼吸到新鲜空气那样。现在他整个人感到氧气充足,视野开阔。

呈现在董七郎面前的地方,宛若人间仙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