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你带我飞(2 / 2)

加入书签

董七郎也想看看:他在天山这么多年的练习,在轻功上有多大进步,现在是啥水平。能否跟得上鸟儿的速度,与天空的小鸟肩并肩。

董七郎一提气,脚下一点,施展天山轻功“踏雪无痕”,便轻飘飘落在树梢上,那鸟儿看他上了树,便朝前飞,以引他前进。

这只鸽子也真懂人的心思,它飞的速度并不快,飞的高度也不高。

飞的速度就比董七郎的轻功快那么一些,飞的高度就刚好比那一片树林高半尺,能让董七郎看见它的身影,但又让董七郎追不上。

董七郎见这小鸟太通人性,自己也想和它比比高低,便施展浑身本领,人如一只大鹏,只在空中树林间,双脚踩在树梢、藤蔓或岩石上,紧紧跟随那只鸽子急速前进。

只听耳旁风声呼呼,过了一个时辰,东方出现一轮明媚的朝霞,一轮明日高挂在蓝天。这时,董七郎已经和鸽子在山林上飞翔纵纵越了很长一段距离,他未计算,不过少说也有一百多里。

董七郎觉得白天继续施展轻功,在山林间鸽子飞越,有出来劳作不懂武功的山民发现不太好,或者让警觉的敌人发现他的踪迹也是个问题,至于身体的累他还可以承受。

那鸽子好像懂了他的心思,飞到前边一棵光秃秃的柳树上,停下了。回头看着董七郎,好像在对他说:

“朋友,我们还是歇会儿,找点吃的,吃饱了,我们再比比,看谁更厉害。”

董七郎见此处山势颇高,也不知是何处,但见在山脚有一户人家,屋顶上炊烟袅袅,想来在做早餐。

他对那鸽子道:

“朋友,我去弄点吃的来,你就在此处等我,不会忘了你,也会给你带吃的。”

他装作一迷路的过路人,下得山坡,找到那庄户人家。

那农庄人家只有一间屋子,房门敞开着,站在外面,便能看见里面的一间床和简易的灶台。

未进门便闻到了阵香气,直飘进人的鼻孔,董七郎在门外喊了两声,问询屋里是否有人,没听有人回答,他抬头往怀里望去。只见:

进门处简易的灶台有一口砂锅,锅盖正嘟嘟地上下跳动着,锅里正丝丝冒着热气。这户人家果然在弄早餐,说不定锅里炖的是腊肉,已经临近过年,还有这分明就是小时候妈妈在过年时炖腊肉才有的香气。

再往里望,床前有两条板凳,板凳旁有一张木桌子,桌子离那灶台并不远,就五六尺不到距离。显然这户人家吃饭睡觉都在里面。

董七郎不便贸然走进人家屋内,便站在屋外等待主人的到来。

过了几分钟,听见身后一阵“汪汪”的狗叫声,他回头一看,见一条大黄狗在离他十多米处吠个不停,可能是这狗看见了主人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在向身后的主人报警。

董七郎往狗后方看去,见离狗两三米处,一个佝偻着脊背的老者,怀中抱一捆干柴火政正步履蹒跚地朝这间小屋走来。

老者并没有对董七郎说话,也没有抬头,还是很慢地朝前走,那大黄狗站在原地叫了一阵,见主人没有说话,好像没有帮自己,便跑了回去,用嘴轻轻咬住主人的裤腿撕扯,想是再次提醒主人吧。

董七郎等老者走近前,才对他说道:

“老人家,去山里捡柴火吗?我来向你讨一口吃的,行吗?”

那老人一开始并没有听到他的说话,可能是突然发现眼前有人,或是突然听到有人的声音,受惊似的向后退了一步,才猛然抬头,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将怀中的柴火移到左手,用右手指着自己的耳朵,大声说道:

“小伙子,我这耳朵听不见,你给我说什么,得大声讲。”

董七郎看他干裂如老松树皮的一双手,还有一张满是沟壑的脸,知道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看他的整个模样,一定不会是一个武林人士在装聋作哑。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故意在人前装聋作哑,装年纪大,脊背弯曲,那他的走路姿势和说话音量不是这样的。

只有一贯身体佝偻,且耳朵失聪的人,走路才是脚步沉重,步子较小,因怕摔倒;说话声音才不知高低轻重,因为他的耳朵听不见,无法知道这个声音对他人来讲,是太大还是过小,他没法感知。

因此,这种聋哑人说话,往往他会按自己的听力行事,人家大声对自己说,自己也得大声对他人讲。想到此,他对老人大声说道:

“我是一过路人,迷路了。想在老人家这里找点吃的。行不行?”

边说,董七郎还用右手指指自己的嘴巴,像一双筷子往里夹送东西的动作。果然,那老人在董七郎的连说带比划之下,听懂了他说的内容。

他指指灶上的锅,对董七郎说道:

“有,只是农村人家没有啥吃的,我这就来。”

老人走到房子东角,将手中的柴火放到一处专门堆放柴火的地方,那是用四根木桩顶起的一方整整齐齐的荒草,像一块黄黑色的大豆腐干,下面尽堆放着老人从山上野地里拾来的干草和木柴。

他放好后,又颤巍巍地走过来,在屋外墙脚下一口半边瓦罐里,洗净了手,进了小屋,那大黄狗也紧跟在他屁股后面进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