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医痴(2 / 2)

加入书签

程未晞一屁股坐在青吾长老身旁,随手揪起身侧一朵红色小花,在指尖来回缠绕着:“是不错,偏偏被你这样心不在焉地喝了,好酒需要慢慢品!”

青吾长老叹了一声,老迈浑浊的眼睛盯着程未晞指尖的小花:“若是程清浅,她可不舍得把这植楮随手摘下来。”

程未晞手上一顿,莫非这是什么药物?

“脱扈山上有一种仙草,开红花,果实如皂荚,吃了它,人就可以不眠不休十日,且精力百倍。这种仙草便是植楮。”

程未晞忙把小花放在青吾长老手中:“就这么随意长在脚边,又没在药田里,我以为是野草,没想到竟是仙草……”

青吾长老挥挥手:“无妨,不知者不怪。当初,我也不知道这是仙草,还是程清浅告诉我这仙草的功效。”

说着,右手虚空一抓,便出现一本老旧的书册。只见那书页又薄又软,微微卷起,侧面装订的线绳新旧重叠,想是被翻阅了无数次、加固了无数次。

青吾长老叹气:“这是她亲手所记录的各种草药,不仅详细地画了图,还写了很多注解。”

程未晞并没有伸手去接。

青吾长老兀自翻开书,只见书页中央画着一棵彩色的植物,栩栩如生,根系、茎叶、花朵为一体,旁边又另外画出了果实的样子。

空白之处有隽秀的笔触:蛇含,叶子形如龙牙,又名小龙牙,世人误以为蛇含有剧毒,实则不然。其不仅无毒,还能解一切蛇毒,治疗寒热邪气、痈疽癣疮、蛇虫咬伤等……

细细密密数百字,从这植物的生长之地、习性、不同部位的药性、使用中的禁忌、适用病症,乃至经常配伍的方剂,都有记载。

从这些图画和字迹中,不难看出,著书之人的态度多么认真,对这些药草多么热爱。

青吾长老叹道:“这本书中记载了几百种草药,每一种,程清浅都亲自栽种过,亲眼看到了发芽到结果的全过程,并在不同阶段采摘草药,亲口尝试其药性……”

“光是这本书,便耗费了她近千年的时光。八荒纵使对她喊打喊杀,对这些书籍却是趋势若骛,直到今日,这本书仍是八荒医者必看典籍。你说,这样一个人……”

话未说完,程未晞已知道青吾长老的意思。

按照常理,对一件事情如此痴狂的人,便会心无旁骛。

又怎会轻易搅入纷繁复杂的政治中呢?

程未晞不知该说些什么?

准确来说,她也没资格说些什么?

她不认识程清浅,偏偏又与她牵绊颇深。她一不想为她开解,二不想抹黑她,便只好沉默不语。

青吾长老却是借着酒意,彻底打开了话匣子:“我自幼习医,家学渊源,年少成名,便生出骄娇二气,治病时往往遵循书中方剂,却忽略了细心询问病人。”

“那年,疏兽族有个孩童高热不止,我见他面色微赤,气息急促,口唇干裂,精神委顿,头额灼手,四肢发凉,便诊断为风寒束表之症,却不想一剂药下去,高热未解,又添了咳嗽之症……”

“一个小姑娘无意中听说这件事,便登门看诊,仔细询问了那孩童的感受,最终诊断为邪热犯肺,脾不健运,痰湿内阻。她没有开一味解表的草药,却是着重健脾清肺。”

说到这里,青吾长老的面色一暖:“那小姑娘瞧着温温柔柔,说话也是轻声细语,训我时却是很强硬,她道高热只是邪热侵肺的表征,若不辩病根,便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初时很是不屑,可她的方子一剂下去,那孩童便退了烧……”

“我心中很是不服,便想与她再比试一二,谁知她却不声不响就走了。我想去寻她,附近的村落却出现了虫胀病,我一时脱不开身,便失去了她的踪迹。可行走之处,总能听到她治病救人的事儿。”

“无论何时、无论何人,但有不舒服,程清浅都会悉心医治。有一个村落,全村的人都得了相似的病症,程清浅猜测是由共同的生活习惯所造成,便与村中人同起同卧,直至一周后,她也染了病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