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传道(2 / 2)

加入书签

自此之后,石头每日下山以化缘之名,来到城东树林处学道,和巫蜍以师徒相处,下午回去时,手里便提着巫蜍早已准备好的饭食,食材不是别处寻来,正是那鱼档的老板所舍,不过巫蜍从没有征求他的意见。

刘老道平常不下山,有人请去做法事也绝少到城东,所以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是觉得石头带回来的食物看似粗淡,其实非常可口,不知出自哪位民间大厨之手,问了石头几次,见石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也便作罢。

万岁蟾蜍乃是久已得道的鬼仙,属怪类,鬼道五圣之一,另外四圣为:万岁白蛇巫虴,万岁壁虎巫?,万岁蜈蚣巫蚫,万岁毒蝎巫蛂,巫蜍和另外四位因为修炼上的分歧,几百年前分道扬镳,势不两立。

鬼道之物,分为:鬼、妖、灵、怪四族。

鬼者,乃是横死的魂魄,阳寿夭折,阴寿未尽,鬼差不理,地府不收,魂游人间,吸食阴气,功成可不死不灭,不堕轮回,按照道行的高低,分为:游魂、怨鬼、夜叉、人魔。

妖者,乃是有九窍的活物偶得天地灵气,略窥真术,呼吸导引,吸食日月精华,修炼妖灵,丹成功满,可幻化无穷,按照道行的高低,分为:白妖、灰妖、黑妖、赤妖。

灵者,乃是花草树木及诸多器物年深日久,被人气熏陶,得了灵气,采集阴阳二气补充道行,功成可炼形飞升,载入仙籍,按照道行的高低,分为:地灵、望灵、日灵。

怪者,乃是九窍不全及卵生之活物,得了日月精华,日夜修炼,功成可脱胎换骨,逍遥自在,怪类修行,重在脱去皮囊,在脑后开一道通天口,看起来是一道红印,按照这通天口的尺寸,分为:二寸怪、五寸怪、八寸怪、十寸怪,鬼仙五圣早已开了十寸通天口,可幻化人形,隐迹逍遥。

光阴倏忽而过,早过了两个春秋,巫蜍不仅传授给石头鬼道修炼的导引法门,吸食月精日华,固守本元,还将七七四十九式纯阳剑法倾囊相授,这一套剑法本是关西地仙吕洞宾所创,专能诛邪斩妖,巫蜍不知从何处学来,又将一柄无骨玉剑藏在黑石中,用咒语控制出入,无骨玉剑本是巫蜍用自己的舌头所练,阴气噬人,与仙鬼历经数百战,未尝一败,乃是防身至宝,以此物送石头,足见巫蜍心意之诚。

闲暇之余,巫蜍又把鬼道秘闻,粗略讲给石头,他意石头有些呆笨,日后难免遭人算计。

“人鬼虽殊途,各有修炼之法,但鬼道亦非恶道,修心凝元,道法自然,鬼道亦可得正果。”巫蜍说完,好像有些心事泛起,眉头皱起。

巫蜍想起数百年前和四位同道挚友的争执,鬼道五圣原本是昆仑山脚下的五只毒虫,偶得机会,饮了昆仑山顶天池水,先后修成了鬼仙,万岁白蛇巫虴、万岁壁虎巫?、万岁蜈蚣巫蚣、万岁毒蝎巫蛂坚持以血食补充真元,巫蜍从一个无名道士手中受了一卷《太平经》,遂放弃了血食之法,归从正道,与修道之人颇有往来,巫蜍本想以正道劝化四友,但是四友却视巫蜍为叛徒,起初只是争论,乃至后来以命相搏,道门众人也搅了进来,双方大战数合,皆有死伤,自此四圣和道门结下死仇,道门也立誓诛杀五毒物,巫蜍心灰意冷,灰溜溜地逃走,从此在江湖隐迹不显,但另外四圣和道门却从没有停止对他的追杀。

石头不是很懂,问道:“可是,我从小就怕鬼,师父也常说,我们要斩妖除魔,替天行道,鬼物这么厉害,那以后我们要怎么办?”

巫蜍微笑道:“好一个替天行道,石头莫要担心,自古邪不胜正,鬼道之物,虽然多有邪术,但世间有一部奇书《录鬼簿》,专能召劾鬼妖,役使灵怪,故此,鬼道之物,不足惧,不足惧。”

“《录鬼簿》?”石头沉吟道,“这书在哪里书坊能买到?”

巫蜍笑而不语,手捋长须,“万金易出,却无处买,连老夫也不知,时辰未到,此书是不会轻易出现的。”

巫蜍又告诫石头,传法之事,千万不能告诉第三个人,否则,泄露天机,性命攸关。

石头记住了巫蜍的教诲,每日苦练,虽然资质鲁钝,接受得慢,但也渐渐入了门,根基慢慢稳固,剑术日渐纯熟。

这天,石头早早又来到城东树林,却发现树林里原来庄院所在之处,杂草遍地,几处坟茔,哪里有什么庄院?

石头看到一棵槐树干上贴着一张黄纸,上书:缘尽于此,自当别去,传法之事,慎勿外泄,秉身炼心,功成得道,不须寻觅,后会有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