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大荒山第151章 大荒山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1 / 2)

加入书签

大荒山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茅草坪村为解决农特产品销售而引进的农业企业,是偏远、贫穷、落后的大荒山上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具有光荣的使命和特殊的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品质有保证,线下收购和生产加工同步走,电商平台销售有利润的目标,证明公司的成立是正确的。特别是以王天林家为核心的线下收购和生产加工同步进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供销平衡有序。

公司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我非常关心,公司后续的发展前景如何,能为大荒山培育出什么样的特色品牌,能带动哪些产业发展,能为哪些人增加收入,发展的制约瓶颈有哪些,还需要村委从哪些方面来支持帮助。带着这些问题,我和老丁来到王天林的屠宰加工厂。

加工厂建在大坪子村落下面的山坡上,厂房用采用钢架结构,屋顶用彩钢瓦搭建而成,主要分成三个区块。

王天林带着我们,首先来到屠宰区。这里并没有先进的现代化屠宰设备,而是按大荒山传统的杀猪方式来配备宰杀设备。王大才的儿子王天友和马连光正在烫灶上烫猪。

我问马连光:“就你两人杀猪?”

马连光边刮猪毛边说:“就我们两人,负责把猪杀死,烫毛,开膛破肚,把猪肉卸下来,砍成合适的块,抬到缸子里,抹上盐和其他调料,腌好。”

我走上前去观看,这条猪肥头大耳,至少有350斤,我问:“你两人一天能杀几头猪?”

王天友细长身材,小眼大鼻,系着花围腰,他说:“从早上到晚上,能杀5头猪。”

老丁偏着头看马连光刮猪毛,他问王天林:“你目前每天有5条猪的销售量吗?没有吧。”

王天林方脸宽肩,体态较胖,他说:“一天哪里有5条猪的销量哦。目前来看,一天能有100来斤的订单。现在路修好后,我每天亲自送到乡上的快递收件处去。”

我问王天林:“总体来看,销量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吧?”

王天林说:“应当说咱们大荒山的红毛猪肉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销量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还有就是气温在回升,常规的方法腌出来的腊肉要变味了,再过十来天得采取制冷的措施了。”

王天林带着我们来到加工区,这里主要分成两部分,里面是腌制区。几十个大塑料缸子摆放在屋里。

王天林揭开一个塑料桶的盖子,向我们介绍:“最下面一层腌的是火腿,上面腌的是腊肉,一个塑料缸子能腌200多斤肉,一般的腊肉腌15天就能出缸晾晒,火腿则要腌30天左右才能出缸晾晒。”

外面就是晾晒区了,左边的架子上晾晒着七八十个火腿,中间的架子上晾晒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腊肉,外面的架子上,则晾晒着很多香肠。

我对王天林说:“你腌制的腊肉是销售到全国各地的,一定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千万不能使用不合格的盐和调味品,否则要负刑事责任的哦,开不得玩笑哦。”

王天林说:“李书记、老丁大哥你们放心,都是入口的食品,我们绝对要保证安全。”

我指着地上的一个机器问:“这是什么东西呢。”

王天林说:“这是装香肠的机器,效率很高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