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刘正明卖了扶贫羊(1 / 2)

加入书签

(求收藏、求推荐)

在家陪了两天老婆孩子后,正好市畜牧局的车要到乡里去,我就搭随风车回去。

汽车在充满希望的农村大地上欢快的奔驰。雨后的清晨,乡村田园温暖湿润。滴答滴答,树叶和草尖上的露珠,一颗一颗滴落在地上。公路两旁,是绿油稻田,蝴蝶和蜻蜓在稻田上下飞舞。远处的山上,是一片片墨绿色的苞谷地。麻雀鸟儿们在高大的桉树枝头唧唧喳喳,唱着美妙的旋律。路边的小河哗啦啦向远方流淌而去。

车上有个高级畜牧师,是北方人,非常健谈。我请教他山羊养殖方面的技术,他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课来。他说山羊非常适合在大荒山生长,群众养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不喂人工合成饲料,真正的绿色纯天然食品,现在市场价格高得出奇,一只母羊正常情况下一年生产一次,一次能产2只小羊,小羊喂养一年半左右完全能长到80斤,按每斤20元计算,能卖1600元。山羊吃山上的野草,几乎不要什么成本。听他这么一吹,我算了笔账,发给贫困户的5只母羊,一年就算产一只小羊,一年半后5只小羊长大,每只1600元,总计能卖8000元,非常不错了。

但我一回村里,我的这个美好愿望就被浇了一盆冷水。五组组长刘安合打电话告诉我,说贫困户刘正明把分给他的羊全卖了。

这是一个大事情,我赶到刘正明家时,刘正明醉得人事不知,在床上睡大觉。我问组长刘安合是怎么回事。组长刘安合说,刘正明太懒,不肯上山放羊,也不愿意找草料喂羊,他对别人讲,与其让羊饿死,不如卖几个钱,也给羊找个活路,因此他把羊卖给了肖老头。

我问卖了多少钱。组长刘安合说,每只150元,卖得750元。我的头发一下子就立了起来,我说这个龟儿子,我们买这6只羊花了3000多元呢。我想这不得行,我叫上组长刘安合,来到肖老头家。肖老头正在屋里吸草烟。

我说:“肖大爹,刘正明是不是把羊卖给你了?”

肖大爹说:”是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说:“你知道那些羊买成3000多元吗?”

肖大爹说:“不知道。”

我说:“这可是贫困资金哦。”

肖大爹说:“是刘正明主动找我的,我又没逼他。”

我说:“扶贫的羊你也敢买?你看着办吧。”

肖大爹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我怕谁?”

我气冲冲地赶回村委会。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去遨游。我想,人就像这有名无名的星星,在艰苦中追求,在艰苦中探索,在艰苦中奋斗,有多少热,发多少光。人生是有限的,个人是渺小的,但我们一定要使我们的人生之流汇入历史长河,永远奔腾不息,永远流光溢彩。

不一会儿,组长刘安合给我打电话,说肖老头的儿子把6只羊赶回刘正明家去了,我这才松了口气。但我马上想到,应该了解一下,发给全村98户贫困户的羊,都怎么样了?

我马上打电话给各组组长,要他们赶紧了解统计扶贫羊养殖的情况。

通过各组了解和统计,全村贫困户的羊因病死了4只;生了5只小羊;其中贫困户无力饲养交由亲戚帮忙饲养的5户;有一部分羊掉毛了,普遍增重不明显。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要靠这些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短时间内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多措并举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