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纵论天下事(1 / 2)

加入书签

这边的两阔少要强行带走余小凤,唐星山两人又要为余小凤父女打抱不平。双方由争执到大打出手,龙咏之和魏碑林联手进攻唐星山,两阔少的师父史尔德也来参战,与唐星山混战在一起。双方在这彩凤楼中大展拳脚,在一旁素不相识的关胜智也仗义出手,王凤楼,唐星山和关胜智对战两阔少和史尔德。

那史尔德乃是有武功无武德之人,年少随父出川,后投于武当门下习武近十年,终因劣迹而被武当派逐出师门。回川后,他自恃武功高强,纠集一帮不良之辈子混迹于市井。后来收了两阔少为徒,师徒三人更是臭味相投,被当地百姓称着”西充三霸“。

混战中,唐星山用剑去刺史尔德的腹部,被史尔德用刀横挡,震得唐星山右手虎口发麻;关胜智左手一掌去击史尔德的背部,如击在大石块之上,俩人方知史尔德内功深厚,不是等闲之辈。过十数招后,史尔德左腿顺势跪地,右退曲膝,大刀刀锋拦着砍向头上的利剑,左手五指使出分筋错骨手法,去击打唐星山的肘关节。唐星山识得此招,手腕一旋,掌变剑指去点史尔德的死穴。史尔德反应很快,一招落空,马上撤退,躲开了两人接连不断的进攻。

战至数十招后,双方都已负伤。史尔德渐渐被逼到二楼窗边。那史尔德一刀砍在关胜智的大腿上,关胜智剑法灵活,虚实相间,他忍着疼痛,也一剑刺破史尔德的腰部。与此同时,史尔德的胸口露出破绽被王凤楼一剑刺中,就在史尔德捂胸口之际,王凤楼又一脚蹬在其胸部,史尔德站不住,猛地向后倒去,撞断了护栏,摔死在彩凤楼前的大街上。

那两阔少见师父已死,无心再战,龙咏之逃跑中被唐星山刺死。那魏碑林逃得飞快,捡得一条小命。余老爹对三人更是千恩万谢,要余小凤跪拜恩人,唐星山忙将余小凤扶起。

三人将余小凤父女俩护送出了彩凤楼,在岔路口分手道别。行至武庙前,关胜智提议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王凤楼和唐星山两人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在武庙关公像前,备上香烛、供品,并将写好的金兰谱供在香案上。三人按长幼顺序依次焚香叩拜,然后是王凤楼领读金兰谱所书誓言。叩拜完毕后,又共同饮酒聚餐,王凤楼年长,被称为大哥。唐星山关胜智次之,被王凤楼称为二弟和三弟。宴饮后,三人再叩拜,每人分得一张金兰谱。

上官文卓问道:“前辈,金兰这词怎么就代指拜把子了呢”

唐星山道:”金兰这词源自易经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

众人听完唐星山的讲述,终于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在西充这里结交志趣相投的异性兄弟也是人生乐事。

唐星山又对众人道:“三弟因有远亲在大西王张献忠的帐下当差,当年结义之后就去投奔了大西军。三弟武功不错,又喜读兵书,几年的南征北战,现在也成了大西军安西将军李定国麾下的一员猛将了。昨日飞鸽传书于我。在信中讲了当前形势,要大哥与我邀一些武林同道,在方便的时候,去他军中助他一臂之力。”

王凤楼道:“我觉得咱们顺庆府的武林同道中,能去一部分人。可先传书于清虚道长,让盟主与各门派商议。咱们先在这里等几天,有必要咱们都可以去投军。”

唐星山道:“这事饭后我来准备,大家先玩几天再看情况而定。”

午宴之后,唐星山将他们三弟关胜智的的传书内容及在他家作客观的一行人的意见以飞鸽传书方式告知了清虚道长。

三日之后,唐星山收到顺庆府武林盟主清虚道长的传书,传书中以盟主令的方式要他们一行人中除受伤的赵震南先养好伤之外,其他能够去大西军中的立即动身,尽快适应军队生活,在军中锻炼成长,为抗击外敌而培养人才。”

唐星山道:“看来大西军在广纳贤才,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求贤若渴;有多少人才,干多大事业。我顺庆府武林群雄若去助大西军,必能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

王凤楼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知这大西皇帝是否圣明,可别象那李自成,目光短浅,贪图享乐。前年虽攻陷北京,立足未稳就又被赶了出去,以致去年兵败,值得可喜的是,在他兵败退往陕西时,曾约张献忠共同抗击清军。”

唐星山道:“是的,张献忠的大西军也是困难重重,一方面要与明军旧部和李自成的大顺军旧部作战,还要与清军强敌周旋。李自成去年兵败身亡之后,清军的目标自然转向了张献忠。现在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残暴的清军,明军、大西军和大顺军应当联合起来,无论如何,咱们都得尽一份力去助他们,促使他们团结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