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听到了,后面怎么这么大动静

停下脚步,转过身:“老二,你们在说什么呢”

太子边哧哧笑,边回道:“老四说我是二哥,小娃娃就说自己二哥太大了,不能陪自己玩,三哥陪着玩,可现在三哥走了。老四就问:你三哥呢。小娃娃说去京郊大营了,还说”太子停了停了,学玉儿老气横秋说话的腔调,“小鹰长大了,就要让他自己飞”

周围人一听,都止不住乐:这小小的一个小不点儿,却说自己哥哥是小鹰

皇帝听了也乐:“阿山,你家老三多大了”

阿山无奈:“奴才家那个三儿子,今年十六了”

皇帝惊讶了:“不大呀,怎么就丢军营了”

这事儿,阿玛其实全凭玛法做主,他自己没上手。

“玛法说了,是小猫咪还是大老虎让三哥自己去打拼”玉儿觉得真悲催,这太子笑点太低,结果又招了皇帝了。这跟皇帝说话还得小心,还不能带出“龙”来,本来日常的俗话都说“是龙是虫”的,临到嘴边,又赶紧改了口,累

“哦,那你玛法放心吗”皇帝蹲下身看这个小小的小人儿表情肃穆,一本正经的宣称:“玛法说了,男子汉,大豆腐,该学的都学会了,不能再窝在家里”完了,还肯定地点点头。

“哧,大豆腐”这个太子,今天没完了

玉儿无奈,坚定的重复:“玛法说了,三哥已经是大豆腐了”

“哈”皇帝也乐:“是大丈夫吧”

玉儿想想,“差不多”

“差得太多了吧哧,哈哈”你今天哧没完了干脆,不理他,回去牵老四的手继续聊天:“小哥哥,你以后要多穿点衣服,就不会生病了你娘不提醒你,你也要记得穿玉儿就从没生过病。幸好玉儿不生病,太太说,生病了就要喝苦苦的,难喝的药,那药看着还黑黑的”一幅嫌弃的表情:“玉儿看二嫂喝药的样子肯定很难喝”

娘不提醒老四的嬷嬷这么不心回去查查一旁正准备继续游荡的皇帝不淡定了。

“小玉儿从没生过病”皇帝问阿山。

“回主子,奴才这个小女儿打落地起确实没生过病”

“哦”皇帝,不说不行呀

“奴才前几个孩子奴才都没太在意,就长大了。就这个孩子,奴才最经心一来,是奴才年近不惑才得的;二来,是唯一的嫡女,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就偏疼一些。

这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打落草起就挑剔,挑娘,找了多少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她额娘亲自带着。

平日还爱洁,但凡有一点不干净,就哭,给洗干净了,就好了。周围要是有什么异味儿,也不乐意;却又不喜欢屋子里有熏香;她住的屋子要天天通一会儿风,寒冬腊月的也天天如此;又爱清静,不喜欢太多人吵她;又喜欢柔软的衣物,不太喜欢绸缎;喜欢听人弹琴,还要弹得好的才行;喜欢晒太阳,但是太阳不能太烈,也不能晒得她不舒服,不能晒太久;自己盖的小被子、小枕头、垫的小褥子也得常晒常换;小衣服也得在太阳下晒过的才爱穿六个月开始坐,八个月开始走,十个月开始说话。从走路的时候开始就吃辅食了。到一岁的时候就断了,再喂她也不吃了。断后天天早上喝一碗牛,不喝人,后来为这把庄子上一头牛专养在了府里。

再后来就好带多了,那时奴才阿玛带着奴才的三儿子从盛京学艺回来,她就总跟着三哥一起玩,三子学骑,她就在三子场边铺块小毡子,把自己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式,说是跟哥哥一样练身体,同甘共苦。不过哥哥是练壮,她因为是女孩子就不学哥哥了。后来三子学兵法,她就学写字。几个月前三子去兵营后,她就开始做绣活,学厨艺。

今天新做了点心给她太太,因为太太牙口不太好了,所以专做的软的,奴才说奖她,就带她出来玩儿一天”

“呵”皇帝也惊讶了这孩子,不好养呀,这得多细才能养出来不过,也确实养得不错。这小模样长得,一看就是个好胚子,这小身子骨也壮实。这么小,学的也不少

“是个孝顺的,这么小就知道给太太做软和的吃食了。不错”皇帝转身,又带着一群人开始挪。

“这十个月就吃辅食,一岁就断”

“是”唉,一点不敢瞒着,谁让皇帝问了呢。

小小的就跟着哥哥炼身体所以,不生病

“你回去写个折子递上来,写细点,别漏了。朕要详细看看这个不生病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嗻”

都什么人呀,也不看看人家是个姑娘把人家什么情况都要问清楚是不是连人家一天便几次也要知道呀

这悲催的娃,他爹还真写了这一调查就知道的,他哪敢瞒呀。皇帝说要详细,他只能往细了写呀

于是,我们玉儿小娃娃三岁前所有的一切都曝光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没留下一点儿。

至于按着这个育儿经能不能养育出不生病的娃,阿山表示不知道;玉儿表示希望很渺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