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 2)

加入书签

有那好事的打听怎么回事。

也有晓得内情的向人显摆:崔家人归乡去可不是大排场。

崔夫人并王刺史一行人雇了七八条大船,一直走水路,到了河中府,被告知前路有叛军作乱,不宜继续前行。

河中府有个普救寺香火很盛1,一行人走且是走不了了,崔夫人近年一心礼佛,倒是对这普救寺有些兴趣。

时下,佛教大兴,王刺史的家眷也也是虔诚的信徒。两家女眷约好去普救寺小住几日。

红鸾在这之前完全不知道西厢记发生的地方叫普救寺,只晓得是个寺庙。这样一来,便是清楚了,原定男主要粗线了

红鸾把心提了起来:虽然现在的崔莺莺和原著里的应该是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原著定律到底有多强大,谁也不知道。

张生,名珙,字君瑞,本是西洛人。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明年便是圣人新的年号,必定会加开恩科。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河中府,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听客栈里的小二哥说,附近有座普救寺,香火鼎盛、景致优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张生兴致勃勃前往普救寺,果然被飞檐翘角、气势宏伟的庙宇所吸引,穿过天王殿,走过钟鼓阁,行至大雄殿,见一群女眷正在上香。

出于避忌,张生准备转身离去,却在转身的瞬间看到了一个身量纤细修长、裙摆逶迤、云鬓眉眼无不精致的姑娘。浅蓝色襦裙配象牙色半臂,下着深蓝藕丝裙,外罩着一层笼烟纱,只看见裙摆处露出一抹藕荷色绣鞋尖尖。

张生看得入了迷,仅一个侧面就令人神魂颠倒,这位姑娘的正面该是何等神仙仙子的姿色。

待崔莺莺上香完毕,托着红鸾的手站了起来,一转身看到大雄殿外一个登徒子,眼珠也不转地看着自己,遂装作不知而掉头和娘亲说话。

张生得偿所愿,见了崔莺莺的正面,在门外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向小沙门打听女眷来历。

小沙门佛性尚浅,收了张生的好处,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给了张生听。

张生得知对方乃是官眷,目前小住大雄宝殿东侧的梨花深院。

索性投宿此间,入住大雄殿西厢。

要说张生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是奈何,一来崔夫人治家及严,二来崔莺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张生与崔家女眷分住西厢东厢却愣是没有机会在一睹小姐芳容。

张生日思夜想,倒真是想出一个好主意。

他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踏过院子里的杏树,翻墙进了梨花院。

月下,崔家小姐谪仙玉貌,张生再次看呆。

等到崔家小姐和丫鬟准备回屋,张生才回过神,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崔莺莺和雪梅、红鸾被冷不防的男子声音吓了一跳,却不敢大声叫喊,毕竟闹开了,始终是对女子名声有碍。

红鸾心里的警报响了起来:就是他丫的,真翻墙过来了

便往崔莺莺身前一拦,抓起祭拜的一把香灰向骤然出现的登徒子撒去,趁着对方没反应过来,拉起崔莺莺和雪梅就跑。

张生被突如其来的香灰迷了眼,等到搓干净后眼前哪里还有佳人芳踪

张生惆怅而回。

崔莺莺被红鸾拉回屋子之后,雪梅和红鸾立即把门关严实,三个年轻姑娘都被吓得不轻,包括有心理准备的红鸾谁曾想张生真的能干出翻墙的事冷不丁出现不就把人吓了一大跳嘛。

红鸾和雪梅给崔莺莺倒了一杯热水压压惊。

雪梅担心道:“小姐,今天的事要不要告诉夫人”

“我怕告诉了娘也是徒让娘亲担心,不如和娘亲说早早离开。”

红鸾也觉得崔莺莺的提议很靠谱,惹不起躲得起,避开了张生,不就没有后续的事了吗

可是原著的尿性真的会让事情如了红鸾的愿吗

果然,第二天,变数就来了。

红鸾心里一阵“呵呵”。</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