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株连(2 / 2)

加入书签

“学弟的父亲当时就问了为什么不会被录取。”陈怡荣接着说道:“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说:在对学弟的资格审查,发现了学弟的父亲欠了银行20万贷款两年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依旧不还,因此,儿子可能无法被录取。”

……等等,这是不是有问题?苏子长皱起眉头明锐的察觉出来不对的地方。

其实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苏子长同样非常厌恶欠债不还的行为,因为他自己就曾经遇到过这种事情。但是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来看,显然感觉到学弟有种被“株连”的感觉。

“我详细问了一下前因后果。”陈怡荣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感觉学弟的父亲也可能是被人坑了。”

“两年前学弟的父亲和另外个人一起为一个朋友担保,向江城城市银行贷款了54万。”

担保?是一般担保是连带担保?人保还是物保还是混合担保?听到‘担保’这个词,苏子长的脑子里一瞬间就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完全已经形成了职业习惯的反S。

所谓担保就是说,借款人找人借钱时,出借人为了确保到期后可以收回借款。而要求借款人找人或者是东西担保借款可以按期收回。

一般担保是在借款到期后,出借人需要先找借款人追讨借款,当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时,才可以找担保人追讨或者出卖担保物来实现借款的偿还。

而连带担保就厉害多了,出借人在借款到期后可以直接向借款人或者担保人直接追讨等于说借款人变成好J个。

显然陈怡荣也带上了职业习惯,她继续说道:“担保是连带担保,在债务人(借款人)的债务到期后,银行经过了C收程序之后就把债务人和担保人都起诉到了法院。”

“目前案件已经进入了执行程序,学弟的父亲因为是连带担保人而被列为被执行人。”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事情就不能从之前欠款的案子入了。苏子长思索着点了点狗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学弟的父亲不愿意承担起担保人的责任。很有可能知道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害怕自己帮他偿还以后不能向债务人收回欠款吧。

“江城大学就是以此为理由,告诉他。他的儿子资格审查不通过,很可能不会被江城大学录取。”陈怡荣有些抓狂的揉着自己头发说道:“我感觉出来江城大学做的不对,但是又有些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当然会感觉出来不对啦。苏子长理解的走到陈怡荣身边,用舌头TT她的指安w。

这种奇怪的感觉源于一个普通人的思维和法律人的思维碰撞的结果。

苏子长一直觉得,可能大多数律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和精神分裂的状态。高压自然不用多说,带着当事人的期待去处理案件,没有人会希望自己输掉。

至于精神分裂……律师首先是一个身处在社会的一般人,然后才是一名法律人。一方面他们有着一般人的道德观念和底线,另外一方面,他们要面对的一些当事人已经打破了一般的道德观念和底线,而没有触碰到法律的底线。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底线,违背了道德的事情不一定会违背法律。而违背了法律的事情必定会违背道德。

陈怡荣的这种不舒F感正是来源于这个案件的当事人违背了道德而没有违背法律产生的别扭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