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 2)

加入书签

主军帐内,炭火烧得正旺,火上还温着一壶上好的花雕酒,不一会,酒香就顺着水汽从壶里飘出来,四处溢散。

易殊卸下银甲,露出玄底赤纹的单袍,宁轲盘坐在易殊对面,看着他正低头研究地上铺开的地图的模样,忽然感受到易殊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独有的英朗之气,平日里,他的一举一动粗略看上去总显得漫不经心,细节之处却难掩皇子身上的那份与天俱来的距离感。

总之,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特有感觉。如果让宁轲向他人转述易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恐怕也说不清道不明。

“逸景发什么愣”易殊把地上的意图稍转了个方向,还往宁轲这边推了推,以便他能看清楚。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易殊已经开始直呼他的字了,可这么多天下来,他还是有点不习惯。宁轲忙回神,眼神转了个弯,移到那张地图上,一脸正色地直入主题:“殿下今日一战可赢得彻底”

“算是大获全胜,今日终于把这帮辽人从滁州逼出来了。”

易殊的远忠军现在所在的西川,属魏国边境的无人区,穷山恶水,正是由于无人居住,辽军才以此为切入点,屡屡进犯。前几个月辽军躲在燕国滁州,一是利用滁州易守难攻的地势,二是把滁州当成自己的粮仓,扰得易殊根本没法子大手大脚地出兵。虽然在交战时经常犯滁州的地界,但易殊已经尽可能的做到不扰燕民。

如今这下可好,辽军被逼到了西川地界,易殊可以放心地出兵与其正面交战,不用再有诸多顾虑,一想到这个,易殊就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了。

“殿下不要高兴得太早。”宁轲不客气地一盆冷水浇下来:“辽军最后一支军队撤出西川,说明辽军各个营队距离已经开始拉近,那么这种局势下,辽军势必会舍弃之前的缓兵之计,直接聚集分营,合贯而出,单单是从兵力上来说,辽军已经足够碾压我们了。他们现在是只被惹怒的野兽,下一战随时都会来临,也许是几天后,也许就是明天。”

易殊用铁钩取下酒壶,先为宁轲斟了一杯,又不慌不忙地斟满自己的酒杯:“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宁轲伸手,没有去端矮几上的酒杯,而是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地图上做着标记:“如今殿下的兵力最多只及辽军一半,所以要避免进行正面进攻,并且这次必须要抢到先机,最好能达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的局面。”

分散敌人,听起来容易,却往往是最难的过程,不同的军队有不同的性格,如果照搬老祖宗留下来的方法,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首先,为夺先机,必冲其虚使其进而不可御,退则速使其不可及也。所以我们的前锋军,不需最勇猛者,只需最为灵活机动者。目的是引蛇出洞,让辽军落入我们所规划的路线。”

“其次,殿下恐怕要拆分中军,逐个击破,同样,后备军也要拆分,使其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

易殊有些犹豫,按照常理,分散敌人后自己的军队应该相反地聚集起来,合而攻之,占一个以众敌寡的先机,可宁轲却让他把自己的军队拆得比敌军还要散,甚至连中军都要让他拆了,这未必也太冒险了。

宁轲也理解易殊的举棋不定,他又在地图上写画起来:“殿下不必多虑,兵者,诡道也。辽军将领也不是个傻子,我们有意引开他们,他们必定会以为我们要分点聚攻之,如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成星点围攻之势,便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是眼下胜算最高之法。”

易殊跟着看着宁轲在地图上圈出的位置,全部是西川的几处峰谷险地,几个地方都是看似易守难攻,但只要熟悉地形,便能找到很多突破口,他又嘬了一口酒,微蹙着眉点点头,这次看来是要来一个瓮中捉鳖了。

宁轲悄悄歪着头看易殊,见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安慰道:“不必担心,有我在。”

易殊舒展开眉目,饶有兴味地盯着宁轲,默默寻思着宁轲的迷之自信从何处来。

“你不是想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吗怎么连兵法也懂得”

“考取功名需要文史精通,可扶助江山要的本事,却远不及此,故而多有涉猎。”

易殊稍眯着眼,又重新细细打量了面前的墨衫少年。</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