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盂兰盆节(1 / 2)

加入书签

关于盂兰盆节敝人知之不多,多有借鉴,呈上谢意。网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乌蓝婆拏。盂兰,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

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

自此往后,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道教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盂兰盆节是由佛教的传入才得以传入日本。在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正是中日两国交流密切的时代,由于唐朝佛教的兴盛,致使佛教传入日本,同时,遣唐使目睹了当时唐代盂兰盆节的兴盛,最终也将盂兰盆节引入日本。

因为当时是受天皇的允许,盂兰盆节才扎根日本,所以盂兰盆节在当时是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参与的节日。

鉴于上述原因,最初盂兰盆节在日本并不被世人所知晓。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到日本镰仓时代,由于权力的更替,最终武士也拥有的权力。在这一时期由于权力的转移,贵族逐渐转向了武士。由于阶级的改变,盂兰盆节的活动也随之改变,由最初的贵族专享转变成贵族和武士共同庆祝。而此时也出现了贵族在家中供养先祖的现象,也正因如此,盂兰盆节也逐渐由家盆代替了寺院供养。

到了室町时代,由于社会动乱战争不断,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盂兰盆节难以再继续在寺庙中继续,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精神信仰寄托给佛教,寺庙也因战乱已经无暇顾及其他的事,盂兰盆会也因此在寺庙被搁浅。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家中自己举行。从而人们也逐渐开始了解盂兰盆节,最终使盂兰盆节摆脱统治阶级的独占,在日本逐渐的展起来,基本形成规模。

进入江户时代,由于社会大环境的稳定,盂兰盆节的展进行的相当顺利。盂兰盆节被注入了日本独有的文化,祖先崇拜死者祭祀都作为其庆祝的主要内容。

虽然全国各地的庆祝方式不同但都离不开祖先崇拜和祭祀,日本认为人死后可以成为神造福自己的族人,所以将盂兰盆会视为一种庆祝的仪式。同时也促进了盂兰盆节的展,为今后盂兰盆节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个契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