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年郁家的男主人刚好五十岁,中年得子的他为孩子起名正生。半月后顾家生了个女儿,长得玲珑剔透甚是可爱,他们起名以臻。又因那天是国际日历的一月一日,所以小名叫元元。

两个指腹为婚的孩子如珍宝般在家人的呵护下幸福的成长,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从不避讳他们是娃娃亲的事实,他们手牵着手穿梭于郁顾两家的前厅后宅。他知道他长大后会是顾家的女婿,她也明白以后会是郁家的儿媳。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郁家将药厂捐献给政府,顾家也把钱庄的资产用来修建公立的医院和学校。郁顾两兄弟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将产业转给各自长子掌管,后起的年轻人都是接受国外教育回来的,因为战争,他们把家业扩展到海外,国内基本只留下妇孺和年幼的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顾郁两家在国内的人口已是寥寥。郁正生和顾以臻刚刚到上中学的年纪,哥哥姐姐们都基本出国,他们便肩负起照顾年迈父母的重任。

两家父母虽然年岁增长,但爱国的情结没有老去,年轻时他们就为救国运动捐钱捐物,而今的新中国更是百废待兴,他们只留下几处房产余下的全部捐献给国家。政府接受捐赠后,将两家年轻的家眷和帮工安排到工厂和街道上班,孩子们继续上学。

郁正生和顾以臻也在后来分别上了大学。毕业后他们满腔热血的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郁正生在一所设计院工作,顾以臻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在那个慷慨的孕育中相互鼓励,使各自的工作都很出色。

直到有一天,顾家父亲急病突然离世。在其余三位老人的要求下,他们穿孝成亲。年老的顾妈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失去丈夫,特别悲伤,顾以臻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母亲,她同郁正生商量暂不要孩子。或许是天意,一年后忧郁成疾的顾母追随顾父而去,痛失双亲的顾以臻在送葬回来的途中摔倒不幸流产。

那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到来却又匆匆离去的孩子,让顾以臻心疼不已。郁正生掩住痛楚安慰顾以臻,他们以后还会有的。顾以臻流着泪说,父母找人算过,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会是男孩,现在没有了。如果第二胎是女儿,两位老人以后会不会不高兴

郁正生拥着她笑,“我们都是有知识的文化人,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再说父母共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孙子孙女更是十多个,肯定不会介意的。”

“那你呢”顾以臻问他。

“我更不会,只要是你生的,不管是男孩女孩我都喜欢。”郁正生一往情深的回答。

“那好,你要记住今天的说过的话。”顾以臻双手捧着他的脸,“郁正生承诺了,不管儿子女儿他都会欣然接受。以后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就叫郁诺欣然好不好”

“好。”他答应了,却抽着嘴角在心里祈祷,他们的头个孩子一定要是女孩呀,要是个男孩起个郁诺欣然的名字该有多搞笑

后来的两年时间里,一直没有避孕的顾以臻始终没有再怀孕。公婆为她找了好多药方依然没有等来好消息,却意外地迎来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这里天天下雨,连心情都潮湿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