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一章 初见之地(1 / 2)

加入书签

“轰”

忽有惊响在头顶。

安小夏下意识抬头,看到了一朵五彩缤纷的烟花,炸裂,然后消失。

接着,又是一朵,又一朵,许多许多。

满满的颜色,将她抬起的小脸,她仰望的眼神,染成了极其艳丽的姿容。

慕南濯从她的眼中看烟花。

这时候,小船荡过姻缘桥。

他徐徐而道,“这是你初见我的地方。”

安小夏脑子里,某个场景,倏然清晰。

那一年。

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她带着丫鬟出来玩。

隔着那条姻缘河,看到那个站在姻缘桥上的人。

烟花再绚烂,却点亮不起这人一点点的热切和情绪,他淡然地看着眼前的热闹,却仿佛置身事外。

他的身边,站了那么多的人,可是,却好像没有任何一个,能走进他的心里。

可他还是笑着,他笑得那样温柔,又那样让她心疼。

她挤过重重叠叠的人群,拨开一个又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花灯,一直奔到了姻缘桥下,却看到,他已经下了桥的那一端。

这一刻,她却又不敢靠近过去了。

于是,她走到河岸边,学着寻常姑娘家的模样,拿了一盏莲花灯,推到河里。

尽力地,往他跟前,推近一点,近一点。

可是,荷花灯,却被更多的河灯挡在了河岸中间,最后,随着水波,缓缓地溜走了。

而他,负手站在岸边,静静地看着那些承载了无数情愫与相思的河灯,深眸寂然,不知到底在想什么。

安小夏捂住胸口。

似乎再一次真切而确实地感受到了初见时那怦然的心动,那种冲昏头脑的一见钟情,叫她一下子竟有些无法承受。

她恍惚得厉害。

抬眼看着面前的男人。

他深眸未变,他柔情如水,他此刻,看着的,不是河灯,不是别人,是自己。

安小夏忽然弯下腰去,将河面上的一盏花灯,捡了起来。

然后,递过去,小声道,“喏,之前没有送出去的。”

慕南濯笑了起来。

他来之前,看过了安小夏曾经那被诅咒过的灰暗的走马灯,唯一有色彩而美得动人的记忆,就是这次初见自己时动的情。

他接过花灯,认真而温情地低头道,“谢谢,我很喜欢。”

安小夏咬唇,脸上的红,晕染着花灯氤氲的烛光,如流动的绯霞,美得叫人情不能自已。

慕南濯忽地低头,吻住了她。

安小夏手指一紧,可随即又被握住。

河灯掉回了河面上。

慕南濯的另一手搂住她的腰,将她按进了自己的怀里。

他温柔又热切地吞噬着她所有的呼吸和感官。

她依偎在他的怀里,轻微地颤栗。

那对交握的手,缓缓而动,渐渐地,十指交握,紧紧扣住,再无法分开。

小舟荡过姻缘桥。

桥上的烟花,寂灭后,又点燃,绽开后,再落下。

古镇小河里,两个人的心,在这半水荷花灯的点衬下,缠绵悱恻,情动不休。

慕南濯最后搂着安小夏,一起坐在这小舟的船头,一边看烟花消散后,那漫天璀璨的星辰,一边,将往事,一点点地告诉了她。

那是一个战乱后,百废待兴的好时节。

而他,是前朝遗族,丢了国,毁了家,连至亲的亲人,都再不能相见。

他被一群忠诚的手下带出了那个人人觊觎的围墙,隐在一堆能人异士内,终日漂迫,渐渐地,也似乎忘却了自己真正的身份。

可周围的人,却没有忘。

他们反反复复地在他耳边说,要复兴我朝,要报仇雪恨,要杀了那个夺了江山的逆贼。

实际上,那时候,民众欣欣向荣,生活渐渐趋于和乐,市农工商也渐归齐整。

若是再发动暴乱,无辜的,只有这些只图个小日子安稳的百姓们。

所以,他一直缄默。

等了好些年,他长大成人,那些个曾经誓死护他、又在他耳边碎碎念叨的人,一个个都逝去了。

终究,也只是留他一个人,在这世间,孤零零的。

他终究没有离开那个一直藏身的杂耍班,因为,离开的话,他到底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

有个叫廖林的孩子,总喜欢围着他转。还喜欢让他去跟自己的姐姐说话。

他能看到那个女孩子眼里的东西,那种倾慕,让本是豆蔻年华出落而成的女孩儿,变得更加娇艳可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