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农业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改良农作物,农民们几乎都知道在粮食中选出颗粒饱满的留作明年的种子,实际上最开始的各种农作物亩产量很低,是在农民们一代代筛选下,这些农作物亩产量才慢慢增加。

可以说同样的农作物同样的土地,一千年前可能只养活一千人,一千年后却能养活两千人甚至更多,人口增加和农作物产量有着很深的联系。

改良农作物涉及到生物知识,不少三年教育毕业生对生物知识非常感兴趣,看《初级生物》书自学,其中就有人对改良农作物比较看重,想着改良农作物,让其拥有更高的产量。

在大山中人民军没法去实验,如今人民军已经拥有那么大地盘,拿出一些土地用于改良农作物实验不成问题。

改良农作物不单单可以提升产量,还可以抗倒伏、抗涝等等多个培育方向,简单的培育改良农作物人民军现在就可以进行。

人民军政府中没有农业部,却有一个农业司,专门负责农业上的事情。

在今年农田开始种植后,农业司官吏经常在田间行走,去观察老百姓种田,观察农作物长成。

农业司官吏最为重视农作物长势好的农田,看看农作物长得好是农田缘故,还是种子缘故,又或者人的缘故。

如今农业司人员增加不少,农业司邀请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农加入农业司,一起对农作物进行培育。

不过在这个时代里改良农作物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漫长的事情,或许需要几年时间才有一个成果,研究人员需要耐得住寂寞。

至于扩大种植其他高产农作物,人民军政府并没有这个计划,玉米、土豆、地瓜三个高产农作物在广东都能够找到身影,种植面积也不小。

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三种农作物都是粗粮,能够选择的话,大家更愿意种植细粮,价值高,人也喜欢吃,粗粮价格低,若不是为了饱腹,谁也不想要吃,用来喂家畜比较合适。

明代人口也就一亿多,到了清代,人口翻着倍增长,耕地面积增加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玉米、土豆、地瓜三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老百姓原本不喜欢吃这三种粮食,但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填饱肚子,老百姓不得不选择这三种不好吃但产量大的粮食。

慢慢的,老百姓也就习惯这三种粮食,口味发生改变。

现在人民军治下老百姓不喜欢吃粗粮,人民军政府也不能去强迫,现在老百姓手中的农田都种植细粮,也能够让人民军治下所有人都吃饱饭。

不过粮食还是越多越好,修建水力设施对天灾有一定抵抗能力,但天灾对农作物产量还是有影响,一旦天灾严重,农作物减产严重,若是没有足够的储备粮食,依旧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所以人民军政府才制定好几个针对农业发展的计划,希望人民军治下粮食产量不断增高,起码人民军治下不能再有人饿死的事情发生。

粮食多了,人口也会增加,相比于地球,华夏大地上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