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书院未来(2 / 2)

加入书签

“还有这事?”

钱文举跳了起来后,只听冉墨云道了声“可惜”,复又坐了下去。结果,冉墨云却说:“傅姑娘心有所属,直接拒绝了这门亲事。钱师兄,你这般紧张做什么?”

“我师妹,心有所属?”钱文举努力地压抑着。

“有今科状元郎在,她怎会看上我这个凡人?”冉墨云理所当然地说。

钱文举一听那人是大师兄,挠了挠头。师妹和大师兄,对他来说都很重要。纠结了一宿后,钱文举神清气爽地拉着冉墨云说自己的担忧:“大师兄现在是状元呢,他回乡祭祖之际,要是另娶他人,师妹要怎么办?”

冉墨云一脸怀疑地看着他,问:“你不会盼着李师兄这么做,然后你可以趁人之危?”

“休得胡言!”钱文举气呼呼地说,“大师兄是我另外一个兄长,小师妹是我,是我姐姐,或是阿娘的感觉,哎呦,我也说不好。反正他们俩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小师妹主意多,还正,别个不一定能容得下她,我肯定听她的;大师兄呢,能容的便容,容不得的会把小师妹劝服,他们两个在一起,倒也合适。”

冉墨云摸了摸鼻子,姐姐就罢了,阿娘是个什么鬼?

回忆从前,钱文举列举了傅振羽对他的照料——穿衣、吃饭、读书、聊人生、话家常,色色齐备。冉墨云听来,觉得这些事,便是妻子来做也很好。只可惜,傅振羽再好,也不是自己能期望的了。

乌云翻滚中,冉墨云回到了苏州,迎接属于他的暴风雨。

与此同时,韩末回到汝宁府,跪拜于南湖书院门前,傅山长亲自扶起了这个徒儿,送他去韩家新宅,城内一座三进的小宅子,出资人,齐阳。

韩母见着儿子,喜极而泣。

人散尽后,韩母一脸期盼地问儿子:“有没有大官要嫁闺女给你?”

韩末羞红了脸,实话实说:“有,我不想娶。”

韩母一脸不解,韩末只得道:“娶高门女,图的不过是助力。我同大师兄二师兄守望相助,也是一样的。高门女难伺候,娘你辛苦了半辈子,总要娶个孝敬你的。”

韩母一听这话,喜不自胜,因道:“若说待我好,傅姑娘——”

“娘!师妹定给了大师兄!”韩末及时打断他娘的妄想,又道,“再说,师妹那性子,我是喜欢不来的。”

韩母就愁上了:“找个你中意的,还要待我好的,这样齐全的,我去哪里给你找?”

韩末便给她支招:“师妹认识知府夫人,你把我中意的告诉师妹,叫她帮我找便是。”

傅振羽听了韩母来意,差点摔在地上,重复了下韩母的请求:“精通厨艺、擅针线,模样要好,性子还要温柔的?”

“是……”

尽管不好意思,但是韩母硬着头皮承认了。她儿子提了这样的要求,她也没法子。

傅振羽直接拒绝:“我找不到!”

韩末和母亲一起到的书院,他去见傅山长。韩末犹记三年前他要退学时,傅山长待他的恩情,一直道歉。傅山长不愿他抓着往事不放,便问他选官一事:“一甲直接入翰林,你却要是等着派官的,你有什么打算?”

“大师兄叫我先回来娶亲,再接母亲妹妹入京。正好,他娶了师妹回京,替我谋划。”韩末并不操心这个。

尽管已准备好嫁闺女,傅山长听了这样的话依旧不熟烫。不过,正主不在跟前,他就不多说了,只问韩末:“你也定亲了吗?”

“还不曾,我娘说,要托师妹给我找一个。”

傅山长:……

韩母没听见,便是听见,也只能无奈背起这个黑锅。

此刻,她正安抚傅振羽:“大差不差即可,厨艺和针线的,还能真那么讲究?我瞧着,性子好最要紧,跟你,不大一样的那种。”

自己这是被嫌弃了?

傅振羽倒也懂了,就是说韩末要宜家宜室的。想了想,她说:“我不认识几个人,只能托顾夫人帮忙。她若是没有合适的人,我也没办法的,伯母自家也到处找找。”

有句话叫“运气好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就韩末这各色的性子,这奇葩的要求,还真叫他遇到了。傅振羽都没有去府衙,顾夫人主动登门,要为韩末保媒:“我且问你,韩进士可曾定亲?”

“没有。”

傅振羽打牙缝里溜出俩字后,顾夫人笑道:“既如此,我这有个人,你给我传个话吧。”

“夫人!我还是个姑娘家,做这事合适么?”

“哦,也是。那这样,你带我去韩家,我亲自与韩太太说。”顾夫人反应过来,改了要求。

顾夫人提的是姜同知的侄女姜六娘。姜六娘父亲死得早,母亲是三年前过世的,还有个哥哥在国子监读书,她自家傍着伯父伯母过活,性子柔且韧,且手巧,什么都会,就是出身不够好。

韩末自家也没什么出身,除了同进士这个身份。

傅振羽陪着韩母去了姜府一趟后,两家就开始飞快地走起六礼。一个没多少嫁妆,另一个也没多少家底,倒也相当,六月中,六礼过三,赶上傅振羽和李子坚的进度了。

韩姜两家的亲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傅家这边没等来女婿,等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妇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