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案首(2 / 2)

加入书签

迫不及待夸赞的,自然是同样出身汝南县的林俭。韩末因为想起自己离案首只差一步的事,不仅没林俭快,还落在了钱文举和冉墨云之后。等他反应过来时,钱文举正揉搓着赵麟,念叨着“好小子”。

确实是好小子。

赵麟今年,只有十六岁啊!

抛开心底隐隐的嫉妒,韩末道:“接下来还有府试,不可松懈。”

“是,韩夫子。”

傅振羽那里,则同几人商议:“除了赵麟,其他参加县试的十二人,只有两个没过。我的意思,暂且不庆贺,给大家悄无声息地发点奖励。一切,等到府试后再说。”

“我同意。”钱文举带头。

“理应如此。”其他人附和。

南湖书院大门紧闭之际,外头吵翻了天。

两年县试,案首都在南湖书院,这样的夺目,外头熙熙攘攘的,说什么的都有,最终的意思都是一个,南湖书院今年什么时候招生,招生的条件是什么,还有,接下来的府试,南湖书院又会有怎样的成绩?

旁人想解开南湖神秘的面纱而不得其门,齐阳却是直接登门。

“你的方案我看完了,虽然有些儿戏,本少爷凭借丰富的经验,加上我天纵奇才的商业天分,稍加整理下,基本可以试一试了,特来说与你听。”

傅振羽一面捋着水利学院的卷宗,一面似笑非笑地问他:“当真是今日才看完的?”

“看完许久了。”齐阳果断承认,又特别严肃地说,“我看完许久了,也有了主意,就是有点担心。这不,你们书院又出了个案首,我立即过来了。我齐阳,相信你,相信你们南湖书院,将来一定会霸占朝堂,特来和你打好关系!”

一如既往的,齐阳以他最不正经的姿势,说出了心底最真的话。至于别人能不能区分,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傅振羽是听得懂的别人,于是,她笑了。

“说说你的意思,我,洗耳恭听。”傅振羽放下卷宗,另取了白纸和笔墨,准备记录齐阳所言。

不得不说,齐阳着实是个人才。

齐阳拿出自己手绘的图,毫无头绪的一张图。图上,京师的那个圈最大,其次是各省,各府。圣朝一百四十府,只有十七府被他选中。

“这十七府,出仕的比较多,且是人口密集之处。加上京师,一共十八个网点,是这个词,对吧?这十七府的位置,我不太确定。但找个人,规划出最合适的路线,形成几条稳定的运输线路,还是可以的。至于一府之类的运输路线,这就容易得多,可以说,没有不可送的东西,包括人在内!”

以府为网点,府内的运输队伍,可以连番跑,什么都可以运;跨府的操作,就需要限定时间了。

“初期没什么名声,估计要赔钱的,就当给自己跑路了。汝宁府这里有你,其他的我找几个朋友试试——就算出银子,我也得赚点人情,最大化的让银子花的有意义。”

说完这些,齐阳郑重其事地提了个要求。

“好好培养这群孩子,最好他们将来能去这十七府任职。这样一来,就省了极大的力气,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的。我好奇的是,你要我出多少本钱,又会分我几块肉?”傅振羽笑眯眯地问着。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他们两个什么关系都没有的“熟人”,自然要分得更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