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深夜逃亡(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未发生之前,他还是会努力带着所有人离开

他还要去京城报信。

他们之所以有逃跑的时间,是因为那批蒙人,是从桑干河北岸蹚水而来的。大批蒙人在桑干河北岸巡逻,这才是大大的不对劲。

一路狂奔,不大会儿,便到了路口。一条自西向东,是沿着桑干河往东回京的路;另一条路,是枯枝都没英沿着南山由北向南的陡峭面。

关键时刻,侍卫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因为冒险,他先和顾咏言报备了一下:“已明,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这一段的桑干河河面不足十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落在对岸的眼里。若沿着南山向南,路难行,却利于躲藏。”

顾咏言便道:“父亲在宣府不知怎样呢,子无知,一切都听杭数的。”

无知,但不能莽撞。

傅振羽也是这么认为的。

没确乱,侍卫长欣慰之余,迅速做出决定:“追兵至少一总旗,我们兵分两路!贺同,郑巷,你们两个走我们来时的路,回去报信,多加心,一定要将这里的异常呈报兵部!”

两人沿着河岸走,危险更大。给了他们使命,就等于给了他们信念。有信念,更容易活着。

其他十人,则由北向南。往南行之后,整体行军速度降了很多。傅振羽掀开帘子瞧过一眼,隐约可见脚底全是雪,不知深浅的雪,连方向都不好辨,完全是在蹚路而校这路,还是倾斜的,前面带路的侍卫长,都是跌跌撞撞。马车占地更大,理论上应该更不稳,她怎么没感觉到特别多的颠簸呢

如是作想,傅振羽低头一看。

好嘛,怪不得不让她骑马。车轮已从鸡蛋大的宽度,换成碗口那么粗的宽轮,接触雪地面积大得很,几近等于“雪橇”。不仅速度跟得上,还平稳。

东边色渐渐明亮起来,微红的光线,洒落人间,给白雪上了妆,也给了傅振羽这行人精准的导,他们能精准的把握南方了,也方便别人追捕。x

侍卫长决定再分校

马车和马蹄印是十分不同的,如何安置傅振羽,安置马车,成了问题。侍卫长想来想去,分不出什么样才是对顾咏言更好一些的选择。

这时,傅振羽道:“不用想太多,只要揣摩蒙饶想法,反其道而行就是。”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啊,自己想那么多,蒙古冉底怎样,还不一定呢!望着马车里神色自然的少女一眼,侍卫长笑道:“傅姑娘好气魄。”

生死关头,竟如此沉稳。

傅振羽哪当得起这个夸赞,不好意思道:“没有,没有,我也是怕的。害怕没用,只好尽量不怕。”

还有一点,傅振羽觉得吧她被丢进圣朝,要执行的任务也不知道开没开始,就这么丢了性命,不大可能;遭受什么大难,也不现实。不是她自谦,有些难她一定受不住的。真叫她经历点什么,比如大师兄和姐姐那样的事,她九成九抗不过去。

侍卫长那里终于做了决定。

“我,崇明,邢娘子护送五爷和傅姑娘继续南校其他人,由此向东。”

傅振羽那点重量落在那车上也没多少,有拉空车的迹象。再将大部队挪走,突出这一点,现在就看蒙人是否入坑了。便是不入坑,排除体力,他和邢娘子、崇明三个,武力值不低于另外八人。只要蒙人分兵,他们就有胜算。

侍卫长如是笃定地想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