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天台风景(2 / 2)

加入书签

晶晶又沉溺在画画的世界里面了,晶晶觉得画画总是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对于新手的晶晶来说创作有些困难,所以临摩才是晶晶目前画画的常态。

其实呢,所谓临摩就是照着画,这不今天晶晶临摩的就是多肉植物。

这幅画是一幅写实画,绘画工具主要是油性或水溶性的彩铅,对于绘画来说塑形往往是整幅画的基础,而对于表现物体形态的画来说,轮廓往往是能否在画纸上还原物品形态的关键一步。

起稿时晶晶首先会根据多肉植物的大小在纸张中确定位置,确定最高点与纸张边缘的距离,以这个距离,画一条与纸张边缘平行的直线,再依次确定下、左、右的点以及线,最后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再根据原画,在长方形中用直线勾勒出大致的的形状。

晶晶记得金老师教过她的,通过直线的切割就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变成立个圆润的圆。

所以晶晶坚信直线有着神奇的力量。当大致的形状确定之后,可以用铅笔进行修饰,使轮廓更加准确,当轮廓确定,用橡皮将多余的线条擦干净,就可以上色了。

对于这幅彩铅画来说,塑形相对简单,但上色则有些困难。

多肉植物的叶子上面有一层白色的薄膜,这层膜绝对不能是最后画上,这白色必须是靠明暗关系来表现出来。

彩铅画的色彩是经过反复叠加的,并且叠加的顺序必须是先浅后深,基将浅色涂在深色之上,则会让颜色看起来浮在表面上。

首先是草绿色的彩铅,这是整张画主要颜色,紧接着是红色以及浅蓝色,当然红色只是点缀在叶尖的颜色,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上色时,有一个很难拿捏的就是画面中的留白。

经过一个多小时努力,这幅画就完成了,总的来说还算好,只是因为留白时的失误,画面有些呆板。虽然画有些小失败,但晶晶感觉非常的快乐,更享受画画的过程。

晶晶觉得这个过程就好像是拆礼物一样,不到最后一笔结束,永远都不能确定这张画的全貌,永远都不知道画完之后是惊喜还是惊吓。

这种感觉很美好,让晶晶沉醉,晶晶越来越确定自己有多么喜欢画画。

晶晶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天台的门突然开了,晶晶余光看见刘东东向自己走了过来。

“晶晶,我说你怎么不回复我呢,原来你在画画啊!”刘东东笑意盈盈地拍着晶晶的肩膀说道。

“我在跟金老师学画呢,我爸为了我能师从金老师,动用了不少人脉,才恳请到金老师收我做徒弟的,我不想浪费时间。”晶晶坐在凳子上没有起身,看着眼前的画说道。

“嗯,我知道了,我不打扰你,你画你的好了,我就是一个人在家有点无聊,想来看看你。”刘东东百无聊赖地倚靠在天台的栏杆上说道。

“原来,天台风景这么好的,感觉整个唐城都在脚下的感觉。”刘东东眺望着眼前的风景说道。

晶晶没有说话,从地上的铅笔盒里拿出铅笔开始用小刀削铅笔。

“我下午还要去金老师家上课,我就不跟你聊天了,我得削铅笔了,中午你留在我家吃饭好了。”晶晶说完,往天台门走去。

晶晶站在天台门,冲楼梯下喊道:“爸,中午东东在咱家吃饭。你记得多做点。”

“哦,好!”晶晶爸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电视笑着回了一句。

晶晶回到板凳上,拿起小刀和铅笔,晶晶明白首先小刀削铅笔,可以随心所欲,要多长要多尖,自己地盘自己做主,卷笔刀的话可能只能那样。

其次,速度,刀削其实并不比卷笔刀来的慢多少。

第三,画画也需要换换脑子,刀削可以给自己绷紧的脑袋一个喘息的机会,就像画画时间久了,会需要喝杯水或者上个洗手间一样,其实晶晶并不渴并不内急,就是想换脑子而已。

刀削过程也是锻炼画者手稳的一个方式,尤其是在削尖的过程,多用了一丢丢一丢丢的力道,都会断铅

,所以,金老师说画者不建议用卷笔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