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王的心事(2 / 2)

加入书签

谢煌也骑上马,往南城门而去,只不过,没有像平山鸣那般疾驰而去,而是信马由缰,缓缓而行。

平山鸣刚才所说的话,其实自王上病倒后,便在民间街头谣传已久,说实话,谢煌并不认为这是谣传,因为这话他的确亲耳听王上提过。

那还是从高昌刚回到杅泥城,王上把谢煌招去,却并没有立刻问话,好似犹豫良久,才盯住他的脸,严肃地问:“谢候,可知寡人为何封你为忠勇侯,并提升为都蔚之职?”

谢煌答道:“微臣不解,还望王上明示。”

王上问:“谢候真认为,我鄯善建立那支精锐之师是明智之举么?”

谢煌惶恐,忙跪拜道:“陛下,二王子自建立那支精锐之师不久,便一战而大败于阗大军,使其近些年不敢再犯我精绝城,此仗,既打出我鄯善军威,也让二殿下威名大振,令无数百姓认为,只要有二殿下在,再无人敢侵犯我鄯善边境。”

王上微微摇头,叹道:“寡人正是为此担心啊,依寡人看来,鸣儿心气太高,并不满足于仅把敌国拒于国门,他的想法太多,恐会给鄯善带来灾难啊。”

谢煌不知王上为何说这话,道:“二殿下被立为储君久矣,且又一战成名,心高气傲也是有的,但这不足为虑,改日,微臣劝劝他即可。”

王上笑笑,“鸣儿的心气儿,自幼随环境养成,不是听谢候劝,短时间便能改过来。”

谢煌道:“可在鄯善,无人能拥有二王子那般能力与威望,也是实情啊。”

“这才是寡人担心的,若寡人另立储君,只怕压他不住啊。”

此话令谢煌惶恐,“王上,不可轻易更替储君之位,这会引起朝中大乱,想想中原各国,曾因此事引发祸端无数,还望陛下三思。”

王上好似累了,摆摆手,说:“寡人再想想,你先下去罢。”

这似乎说明,王上真有另立储君的想法,只是,这没有定论的事不知为何传到民间,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却令二王子心生焦虑。

不知不觉回到谢府,见夫人并不在北院厅堂,却听到后院传来一阵阵喝彩声,到后院看,才发现儿子谢归正与谢东持棍激烈相斗,那场景,比自己平日里与谢东习练武艺更加激烈。谢煌也没去打搅,自在一旁想着心事。

没一会儿,夫人怡秀公主过来,轻声问:“夫君今日为何闷闷不乐,难不成还在生归儿的气么?”

谢煌没有直说,知道有些事若从他们家里传出去,即便不是真的,也会传得很邪乎,只道:“倒也不是,为夫岂是如此小气量的人。”

怡秀公主自知有些事不便打听,夫君一向谨慎,即便再怎么打听,若是朝中大事,他也会守口如瓶,却指了正与谢东激斗的儿子欣慰地说:“你看,咱孩儿的功夫不比你差多少,听谢东说,假以时日,连他都不是归儿的对手呢。”

谢煌原本想鼓励几句,却见儿子停下打斗,大步朝自己走来,到了跟前,大声问:“我那兄弟楚羽,现在如何了,到了军中可能吃饱穿暖?”

谢煌道:“那是自然,若不能吃饱穿暖,又怎能随时待命打仗?”

谢东也走过来,严肃道:“归儿,你不是答应过叔叔,要喊父母亲,还要改名叫谢归么,男子汉要说话算数,可不许反悔。”

憨娃虽心里不服气,只无奈于曾经的承诺,便道:“从此后,我便叫谢归。”又尊敬地喊道,“母亲,父亲,叔叔,婶婶。”

这一本正经,逗得满后院的人哈哈大笑。

谢煌轻声问谢东:“你觉得他怎样?”

谢东不解,笑道:“什么怎样?”

“武艺。”

“身手还不错,看得出以前的基础打得很好,只是,经验还不够老道。”

谢煌对谢东拜了拜:“那拜托弟弟,多在这方面训导训导他。”

“那时自然,这不正训导着的么。”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