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曹操中计 7(2 / 2)

加入书签

好在曹操是知情者,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且还是礼遇有加,让蒋干心中颇为感动

现在曹操的眼光落到自己身上,蒋干也不好装傻,只得站起来说道

“某前日空往江东一趟,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

曹操要的就是蒋干这句话,闻言大喜,生怕蒋干反悔,即时令蒋干上船。

蒋干还是带着那个小童和两个驾舟的仆人,径到江南水寨边,便使人传报。

周瑜一听蒋干又来了,不由大喜道“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

遂嘱付鲁肃“子敬,去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

襄阳庞统,字士元,在荆州名气不小,号称凤雏,与诸葛亮齐名,他到江东游历,也有寻找明主的意思在内。

因为庞统也是酷爱兵法,因此,在鹿门书院学习的时候,庞德公因材施教,主要教授他军略,而诸葛亮偏重于政略。

这也是庞德公的一点私心,让自己的侄儿和诸葛亮各有所长,并驾齐驱

庞统游历江东,自然要找人论战,一般的将领他还看不上眼,就直接到潘阳湖找周瑜切磋。

周瑜自然不会亲自和他论战,但部下那些将领,包括吕蒙在内,都败在庞统的手下。

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令周瑜刮目相看,准备亲自把庞统推荐给孙权,但也怕看走眼了,所以,就把他留下来继续考验。

因为庞统在论战中,特别重视军队的纪律性,强调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这样的军队,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所以,周瑜让庞统暂时担任法曹,外人并不知道,在训练中由庞统负责军法的实施和解释等,得到了周瑜的认可

这次与曹操决战,周瑜把庞统带来了,暂时作为私人智囊,准战后推荐给孙权。

周瑜在和诸葛亮确定有火攻之计以后,也曾经问计于庞统“破曹当用何策”

庞统对周瑜说“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

周瑜深服其论,所以,等阚泽献诈降书成功以后,认为献连环计者,非庞统不可

因为庞统在荆州有凤雏之称,而且本身并没有加入任何阵营,与刘备、孙权两方势力也没有任何瓜葛,由他给曹操献计不会被怀疑,肯定能够被采纳。

因此,周瑜找到庞统,商量让他去江北献计的事情。

对和曹操的这场大战,庞统还是相当想要参与的,但因为还没有加入江东,颇为惋惜。

现在有机会献计,庞统并没有拒绝,但提出自己一时找不到进身之阶。。

他的这个担心还是有道理的,庞统又不是真的去投靠曹操,更不能无缘无故跑过去给曹操献计,总得找一个见面的机会。

只要有机会与曹操对话,庞统肯定能够把话题引到这次战争上,再寻个理由,轻描淡写的把连环计献上去,也有把握说服曹操用这个连环之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