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狼入室(1 / 2)

加入书签

漕帮是明清时期三大黑社会组织之一,另外两个是盐帮与洪门。不过盐帮成立时间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盐铁专卖时期。洪门与其他两个相比就是小字号了,这个时期还没有成立。

明末时期的漕帮还没有后世威名赫赫的名声,只是由一帮在大运河上讨生活的船夫组成,为的就是避免被地方豪强欺负。

漕帮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山东等地,后来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是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一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

今天要请马铖吃饭的就是客帮,一帮由江北人组成的商人。漕帮虽然是一个松散的行会组织,但是帮内也派系林立,主帮仗着人多财厚,在帮内事务上占有很大的发言权。

而客帮主要兴起于明中期,这些江北人根基浅薄,向来被主帮欺负,什么好处都捞不到。这次听马铖带着十一万大军要出征杭州,正好马士英在凤阳当过几年总督,也算半个凤阳人,这些江北人才托到张国柱处,想与马铖搭上关系。

马铖听张国柱说完心中一动,现在马铖对南直隶的地方势力无从下手,这些江北人的到来正好是个契机。

南直隶也就是太湖流域,从唐代开始就是南中国的经济中心,韩愈说过:“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

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因为太湖流域的苏松二府支持张士诚反抗朱元璋,所以苏松二府的赋税很重,明初这两个府的赋税占据了天下赋税的一半。到了明朝中期,因为湖广江西等地发展,苏松等地的赋税占比下降,但是也占天下赋税的三成。

太湖流域有钱,也造就了太湖流域文风极盛,有明一代两万多进士,太湖流域就占了二成,明末东林党的大本营就是苏松二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控制经济基础,所以太湖流域的经济就掌握在大大小小的士人家族手中。马铖想要争霸天下,必须要掌握太湖流域的钱粮,而掌握钱粮必须要得罪这些大大小小的士人家族。这些家族在朝中有人为官策应,在乡中掌握话语权,可不是马铖能随便说收拾就收拾的,所以如何合理合法的分化瓦解这些士人集团,就成了马铖南直隶攻略的重中之重。

现在漕帮这些不得势的江北人送上门来,马铖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既然乡党所请,本督也盛情难却,就去看看这些乡党想要说什么!”

张国柱听马铖答应大喜,赶紧出去准备。能去吃顿好的马铖也就不在吃碗中的军中伙食,让亲兵收拾碗筷,然后换上普通衣服,带上二百亲兵

跟着张国柱一同出营。

明代和后世不一样,有钱的大商人并不在城内居住,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几万数十万人的大城市实在不适合人居住,所以一些大地主、士人都居住在离城不远的城镇。

今天邀请马铖吃饭的这些商人居住在运河南岸的东湖村,这里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居住,距离镇江府城将近十里,真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南直隶的二月份已经入春,路上的雪都已经化尽,只是道路泥泞不便通行。马铖骑着马带着二百骑兵来到东湖村,早已经得到消息的客帮商人等在村口迎接马铖这个大军阀。

这些客帮在为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家伙带领下,跪在路边叫道:“草民恭迎大将军!”

马铖的正式官职是镇国侯、督师江南,但是马铖很喜欢外人叫自己大将军,现在听这帮家伙这么说,马铖笑道:“这位老者,起来吧!”说完马铖下马搀扶起这个老家伙,好生打量起来。

这个老者中等身材,长得慈眉善目,穿的一身寻常员外的服色。这老者虽然穿的不起眼,但是马铖知道,这帮家伙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俗话说得好,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帮家伙干的勾当与水浒中的船火儿张横差不多,行到河中问你想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

为首的老家伙起来后,躬身说道:“小老二金纯,能请得大将军与张军门光临寒舍,实在三生有幸!”

张国柱是中人,这时站出来说道:“金纯,我家大帅事务繁忙,这次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你家,可是你金甲祖坟冒青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