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寻道骊山中(2 / 2)

加入书签

有了方向,阳坼便有了动力,在这山间四处游走,寻觅祥瑞。

朝露沾湿阳坼的衣物,阳坼也累的气喘吁吁,甚至都有汗水流下!

阳坼摸了摸怀中的清净咒,入手冰凉,更加展现出它的奇异之处,戴着这枚符咒,阳坼简直就是寻常人!

阳坼心情大好,脚步又明快了几分,也知道是因为阳坼天生无尘无垢的体质,还是那纯净无邪的心灵,亦或者是那先天滋养万物的阳气,鹿一直跟在阳坼身边,忽左忽右,忽远忽近,似乎在给阳坼带路一般,阳坼心有所感,也随着鹿,时快时慢的行进着。

日头高了,山雾也消了,阳坼极目远眺时,这才发现原来有一座道观坐落在前方不远处的山坳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唤了两声,自己的任务完成,便自顾自的去寻觅甘草去了……

终于到了!阳坼环顾四周,想看看能不能看见自己栓马的地方时,这次发现,原来自己下马处,就在道观旁,只是这道观好像本就长在此处一般,天生地养,没有半点突兀,完美的与周围环境融汇一体,这才致使阳坼没有注意到道观。而鹿,是将偏离了道观的自己,带了回来啊!

长袖拭脸,映潭正冠。将自己出落干净之后,阳坼这才往道观山门靠近。

“弟子阳坼,拜见先生!”阳坼在门前的石阶上跪下,恭恭敬敬的行礼。余音散去,四下寂静时,山门才缓缓打开,一名髻发的道童,出现在阳坼面前。

道童合身一拜道:“阳师兄请起,师尊有情!”

“多谢师弟通禀!”阳坼回礼,直立而起,跟随着童子进了道观。

山间道观,属实比阴池便突兀出现的道观恢弘的多,但是也只是一处观,比起那些在雍都内,关中平原上大肆修建的道观而言,着实精炼的多,也更加符合仙家韵味。

徐生正在打坐,依旧在低声颂着阳坼那熟悉的经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阳坼不敢打扰,静静的侍立在院中桃树下,任由粉嫩的花瓣飞落,也不动摇分毫。这便是道门的奇异处,四季落英,终日桃香……

阳坼身是未动,但是心思却在飘忽。这篇经文阳坼只在梦中接触过,而且这经文有着不同寻常的伟力,阅后即往。便是先生前言才颂,阳坼此刻也记不起分毫。

不过却又这么一句,始终映在阳坼的脑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到底有多玄?阳坼不知道,只不过那个梦结束之后,梦里的一切都被放出来,阳坼只记得自己因为这一句话,险些穿透黑暗!

此刻,阳坼心绪万千,魂也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去……

“止……”一声惊雷炸响,阳坼肝胆炸裂,魂魄归来,一声冷汗不由自主的渗了出来!

第一次冷汗的感觉很奇怪,但是阳坼没有心情思索这些,急忙掏出清净咒,握在手中。这时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才渐渐消失。清净咒的这种用法是阳坼在来骊山的途中发现的。

“多谢先生救命!”阳坼恭恭敬敬的下跪,像徐生致谢,只有他知道自己刚刚有多危险。再晚片刻,便是魂飞魄散!

“可曾顿悟些许?”徐生此刻依旧打坐,背对着阳坼。

“不曾……”阳坼老老实实回答,刚才自己所思所想,图谋过大,差点葬送自己,一声收魂,就算悟出什么惊世骇俗,也半点不剩了。

“前日你在梦中勘破虚暗,顿悟的是哪句……”徐生语言犀利,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点。

“是……”阳坼有些纠结。

“但说无妨!”

“遵命,启禀先生,弟子所悟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言。”

“众妙之门……”徐生的声音有些沧桑,沉默了半响,这才缓缓开口:“道德五千言,每一句都惊世骇俗,你又天生慧根,无尘无垢,顿悟乃是正常。只是这不正常在于你根基薄弱,无力支撑此道罢了……”

徐生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依理,汝能顿悟,实乃气运,我本不该插手,只是这一言,太过惊骇,旁人根资不佳,若是常常感悟,或许可成造化。于你,只怕是会招来祸患……你可愿忘却此言,另觅新道,为师自有手段?”

闻言,阳坼也沉默了,先生说的很对,阳坼自己也深有感触,只是若是这样白白放弃,岂不是浪费了造化的大好机会?

摸着手中的清净咒,阳坼不禁想到自己本身,十年孤僻,入世两日便遭横击,如今这“天地眷顾”的资质终于能够有所用途,阳坼如何愿意放弃……

一咬牙,一跺脚,阳坼郑重的向徐生行礼:“先生有言,福临心至,自然可寻,凡事讲缘,阳坼有缘得悟八字,如何能断这天地大缘?恕弟子罪,恳请先生教我!”

“哎……”徐生摇了摇头,“既然汝意已定,那便依汝迹循,能悟到何种地步,那也是汝之造化,悟道不比习法,为师无计可教。汝意已决,为师便教你一咒,常常习之,可保你静心束神,强魄健魂!”

“多谢先生!”阳坼感激涕零,俯首参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