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艰难的谈判(2 / 2)

加入书签

张建国和姚远之间的矛盾和争斗,自始至终周朝阳都参与了。所谓局外者清,周朝阳心里明白,所有的矛盾,都是张建国放不下上一代人的那点恩怨,故意挑起的,甚至是处心积虑,要置姚远于死地。

相反,姚远却做的相当大度,并没有对张建国赶尽杀绝。赡养他的老母,把他扔下的,无路可走的员工尽量利用起来。

在周朝阳看来,姚远的做法,才是正道,才能成气候。相反,张建国心里总是想着报复,为此不管做什么都抱了赌徒的心态,妄想一蹴而就。这样的心态就过于狭隘了,早晚会误入歧途的。

于是,他就答应了姚远。

但他和姚远都知道,张建国贼心不死,这一次潜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抓住机会,就又会卷土重来。

所以,姚远只是暗中接济周朝阳,明面里却不和他有任何交往。为的就是防备有一天,张建国卷土重来。

张建国找周朝阳的时候,周朝阳在帮他策划了那个狸猫换太子的资产大挪移计划之后,借来北方实施这个计划的机会,已经偷偷去见了姚远,把所有的事情,都和姚远讲了。

姚远佩服周朝阳这个资产运作的好脑子之后,还又帮他把计划完美了一把,让他去贿赂大厦集团和外籍金融公司谈判的大厦集团高管,又做了一个更加保险的圈套,让周朝阳的计划,看起来更完美。

按照周朝阳的想法,张建国有案底在身,只要他出现了,抓住他移送公安机关也就完了,没有必要执行这个计划。

姚远却不这么认为。张建国比他爹张顺才要难对付的多,他已经三起三落了,每一次面临危险,他都能顺利逃脱,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手里有足够的资金,在他潜伏这段时间,来为他提供生活来源。而且,在遇到机会的时候,他还可以有资金再次崛起。

这样一个狡猾的人,很少会留下过大的漏洞。即便抓了他,从法律层面分析,他的罪也不是很大,很快就会被释放。只要他手里有资金,出来以后,他还可以继续东山再起,成为令姚远头疼的对手。

与其就这样抓了他,打蛇不死,倒不如利用这次机会,让他耗尽手里的钱财,再没有翻本的本钱。因为这一次他潜伏的时间最长,而且,粗略估算下来,这一次,也是他自己最为困难的时刻。倒不如趁其病要其命,给他制造个耗尽资金的机会。只要他手里没了再次崛起的资金,无论公家抓不抓他,他都翻不起大浪来了。

周朝阳觉得,姚远分析的有道理,就听从了姚远的。

他和张建国毕竟还有着跟很的友情。他就试探姚远,如果张建国这时候迷途知返,回头是岸,姚远还肯不肯和他化干戈为玉帛?

姚远回答的很干脆,只要张建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用实际行动改正,他可以不计前嫌。但姚远觉得,张建国不会回头。他是个聪明人,心里不会不知道自己这样一意孤行下去,没有好结果。如果他肯回头的话,他早就回头了,不会等到今天。

果然,当周朝阳应张建国的要求返回南方,向他汇报计划执行情况的时候,趁机劝他收手,和姚远和解,张建国直接就拒绝了。

周朝阳约姚远到市里公园的花卉博览会见面,是因为那里环境复杂,不容易被人发现。

他是个做事十分谨慎的人。从南方回来的时候,他隐隐感觉,有人在跟他的梢。可是,他多次试探,却没有发现什么。

难道,是他过于谨慎,自己疑神疑鬼吓唬自己,还是张建国不相信他了,在派人盯着他?

不管怎样,他还是做了以防万一的准备。一旦张建国发现他投靠了姚远,肯定会立刻缩回去,甚至是再次消失。再想找他,就又跟大海捞针一样了。

临近国庆节,市公园里在搞花卉展。以周朝阳的性格,他从来不去公园这样的地方,更不用说去看什么花卉。他就挑一个别人以为他根本不可能来的地方,和姚远见面。

从租住的旅馆里出来,他转了两条比较繁华热闹的街道,突然坐上一辆出租汽车,让司机顺着城里大道快走。

在确定后面没有跟着的车辆以后,他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下了车,这才顺着小胡同,往公园那里去了。

他赶到那个花卉博览会大厅里的时候,时间正好是十点,姚远已经等在那里,沿着摆满各种花卉的走廊,慢慢地边走边看。

周朝阳约他来这种地方,让他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周朝阳远远看到姚远,也不搭话,只是慢慢从他身边走过去,一路欣赏着花卉,向着展厅外面去了。

姚远看到他走出去,也就慢慢在不远处跟着他,出了展厅。看他向一处严实僻静的小树林里走,他也跟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