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〇四章 秘技(2 / 2)

加入书签

问题,这独门秘技到底是什么呢?

一众弟子皆露出了渴求的神色,高中状元,谁不想啊!

杨聪见状,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郑重的道:“为师再说一次,你们学了就可以了,切记不可外传啊。”

紧接着,他便拿起毛笔,沾了点墨水,在背后竖起的稿纸上写了四个字,“啊,波、呲、嘚”!

一众弟子见了,满头雾水,这是什么秘技?

好吧,杨聪觉得如果这会儿教他们字母估计是来不及了,他们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什么声母韵母他都是用汉字替代的。

这样的话,读起来效果是差不多,不过,如果是去注音,那就比较的麻烦了。

当然,杨聪也没想着让他们注音,因为没必要,科举考试这点东西,他早就已经统计好了,这些弟子只要能学个七八成,不说个个中状元,名列二甲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一甲前三能不能上,那就要看各人的悟性了。

说实话,他这秘技在这个年代还真没人见过,刚开始的时候,一众弟子真是云里雾里。

这,这,这,这到底是什吗玩意儿啊!

杨聪教的这东西,怎么形容呢?

硬要用他们的思维来理解的话,那就是有点像他们启蒙的时候所学的千字文》,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千字文里面的字连在一起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的,但是,杨聪教授的这些字就是按读音分的,压根就不是按字面意思来排的。

这东西,初学起来着实让人难受的很,因为人都有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那就难了,就好比杨聪教授的这个什么秘技,跟他们以往的学习习惯根本就不一样,要接受起来,着实很难。

还好,他们也不是没学过注音,这时候所用的直音法和反切法跟杨聪教授的东西还是有那么一点联系的,杨聪教的这个就好像是将直音法和反切法糅合在一起,然后再系统的整理一遍。

说实话,这套秘技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问题就在与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学习习惯不一样,李春芳和海瑞等人都是一时俊杰,这东西自然难不倒他们,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心里还存在一个疑问。

这家伙,不读四书五经,光学发音,有用吗?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真的不能理解这东西有什么用,甚至,这种他总觉得这种标注方法还没直音法和反切法来得简单。

还好,这年头讲究尊师重道,杨聪说什么,他们都得听着,要不然,他们还真不一定听的下去。

不过,听着听着,他们慢慢便发现这东西的好处了,因为他们做八股文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以前,做一篇标准的八股文,他们不说都要用一天时间,最少四五个时辰是要的。

但是,自从学了这秘技之后,他们发现,做八股文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前让他们最为头疼的排比对偶句貌似已经没有那么令人头疼了。

他们只要按杨聪教授的方法,先把大致意思胡乱写出来,然后再用学来的秘技对照章句细细想一想,什么平平仄仄,什么押韵都不是那么难了。

他们看到一个字的时候,脑海里总能自动冒出一些韵母相同的字来,供他们选择,而且,随着学习增长,他们脑海里冒出来的字是越来越多,他们的文章自然也是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这秘技,果然是个好东西啊,这个时候,李春芳等人对金榜题名都有信心了,甚至是戚继光都觉着,中个状元什么的,好像也没那么难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