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三强的娱乐之战(1 / 2)

加入书签

和小肥羊的张刚谈妥之后,叶飞又出席了包头市政府举行的晚宴,毕竟这也算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的一大胜利,这在以后的升迁当中可是一大政绩。

这时候叶飞才感觉到李伯明的先见之明,叶飞只是提出了今后合作的大致方针,至于具体实行时的政策之类的都是文志坚一一搞定。

由于小肥羊这时还不算是包头市的知名企业,因此政府部门对于叶飞的入主都很是支持,毕竟叶飞承诺五年之内投入十个亿,在加上三年之内帮助小肥羊在港交所上市,条件确实无可挑剔。

离开包头,叶飞和文志坚又马不停蹄的赶向呼和浩特,在那里又出席了市长柳浩举行的一个小规模晚宴,也结识了不少工商界的知名人士。特别是和蒙牛老总牛根生的会面,让叶飞更是惊喜万分。蒙牛在零五年之后,就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标志性的企业,而牛根生更是教父级的人物,在当时的中国也仅仅只有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的等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不过这要等大概四年后,现在蒙牛还不过是刚刚在呼和浩特市有名。现在的蒙牛正需要大笔的资金注入,不过暂时叶飞根本筹集不到那么多钱。不过还是和牛根生达成了初步协议,年底之前,叶飞会在来一次内蒙,到时双方在商谈具体的合作方式。

第二天一早,叶飞就和文志坚搭乘国泰航空的航班返回香港,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叶飞感觉到收获非浅。

回到无线,看到曾励珍竟然亲自来到了艺人培训室,叶飞就知道自己要兑现当时请假时的承诺了。

两千年的香港,粤语歌曲已经逐渐没落,经典的粤语歌曲已经很难在听到,但香港人其实对粤语歌曲从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喜欢的,因为他见证了港人最辉煌的时刻。

叶飞还记得当时自己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华语流行音乐领域出现过一种全球流行歌坛罕见的现象,那就是一种大多数国民所听不懂的方言成为了引领流行音乐趋势的主流声音。上世纪末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国它真实地存在,并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这就是粤语歌曲。粤语歌曲也是香港流行乐坛的代名词,它见证了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香港商业文化的兴衰。

1982-1992年是粤语歌曲的鼎盛时期。香港歌坛不仅创造了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大天皇巨星的辉煌,也给粤语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超强影响力。

由于利润丰厚、市场需求旺盛,当时音乐形式的多样和对主流细分市场的满足,都是现在所无法企及的。沿袭新浪潮电子风格的“达明一派”迷离妖娆,文艺气息浓郁,使粤语歌曲具有与欧美时尚音乐接近的特质,其1990年的《神经》更是粤语歌坛最著名的概念专辑;摇滚乐随着beyond、raidas、太极的成长,在香港找到了一条走流行旋律路线的生存之道;区瑞强用他的木吉他弹奏出城市民谣的恬静。在主流风格领域也有载歌载舞的草蜢、中西合璧的林子祥、书卷气浓郁的黄凯芹、演绎都市情感的林忆莲、大家闺秀般沉稳的陈慧娴……粤语歌曲在此时向全华语地区歌迷传达着好听好看的音乐信息。

四大天王时代是粤语歌坛最后的光彩,也是商业故技遭遇市场变化的困兽之斗。四大天王在偶像化包装上的倾注远远大于在音乐上的投入,以过多的外在元素诱引着市场的审美疲劳。进入21世纪,音乐复制与传递的便捷,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的音乐销售模式。粤语歌曲上一次所受到的冲击可以算作市场变化,而面对这场全球性行业寒流,只能感叹世事弄人。音乐销售的颓势削弱了本土原创的数量和质量,1989年张国荣可以连出4张专辑张张热卖,而如今香港一线歌手维持一年一张新碟已算成绩斐然。

这就时粤语歌曲陷入了一个怪圈,好的歌手越来越少,好的粤语歌曲越来越少,粤语歌曲的兴衰,从另一方面见证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没落。

叶飞作为无线这届艺人培训班佼佼者,早已被曾励珍当成了未来几年无线的当红小生重点培养。因此这次ep的推出,可以说也是精心打造,对于叶飞基于厚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