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2 / 2)

加入书签

“嗯。”

“那句诗―――”秦姝咬了咬下唇,低低道:“那句诗,我很喜欢。”

谢朗微愕,“什么诗?”

秦姝深低着头,声音细如蚊蚋,“就是那句―――两处相思不相见,泪湿青衫情无限―――”说到最后,已低不可闻。

谢朗费了些力气才听清楚,念了一遍,点头道:“嗯,确实是好诗。哪位才子写的?”

秦姝猛然抬头,面露惊异之色,慢慢地,眼中含了一汪泪水。谢朗忙问,“柔嘉,怎么了?”

秦姝“哇”地哭了出来,提起裙裾,右足用力踢向谢朗,谢朗不敢闪躲,“唉呀”一声,抱着左脚转圈。秦姝犹豫片刻,转身飞奔,消失在廊道尽头。

谢朗正摸不着头脑,遥见平王大步过来,也不再想,迎上前,二人说笑着回了顺和宫。

景安帝即位后,迟迟不立太子,四位皇子也皆养在宫中,不允他们出宫开府建制。平王所居,便为顺和宫。

摒退所有太监侍女,平王在院内来回踱着,终于转过身望向谢朗,肃容道:“小谢。”

“王爷有话请说。”谢朗拱了拱手。

平王仰头看着一弯弦月,轻声道:“父皇允我开府建制了。”

谢朗大喜,“恭喜王爷。”

二人都知能开府建制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景安帝挑选继任者的一个重要暗示,想到胸中壮志有机会得以实现,都心怀舒畅,相视而笑。

平王叹道:“不过这样一来,大哥二哥定会嫉恨无比,将来只怕风波不断。”

“怕他们做什么?”谢朗冷笑道,“反正他们是不会消停的,咱们做好份内之事,不让人抓住把柄就是。”

平王点头,“嗯,眼下父皇便交待了一件事情下来,咱们一定得办好。”

谢朗忙道:“王爷尽管吩咐。”

平王看了看谢朗,道:“小谢,你得走一趟洺北孤山。”

谢朗吃了一惊,道:“是和天清阁有关吗?”他脑中忽然浮现一双充满嫌恶的眼睛,不由心中不快。

“是。薛先生去世后,由小薛先生继任阁主。前不久,父皇收到密报,小薛先生已经找到了《寰宇志》。”

谢朗对《寰宇志》也略有耳闻,叹道:“《寰宇志》重现人间,也不知是福是祸。”

“是啊。可眼下,父皇绝不能让《寰宇志》落在别人的手上,所以得将它拿回来。”

谢朗一听便明,“是要暗中拿回来?”

“嗯。眼下,不管是南梁北梁,还是丹族和西域诸国,还有南方作乱的那些个逆贼,都对《寰宇志》虎视眈眈,若是明着去取,只怕会引起大乱。所以父皇便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我,听父皇的口气,咱们若是能将《寰宇志》顺利取回京城,父皇将册立我为太子。”

谢朗欣喜地吁了口气,平王微笑道:“我想过了,其实父皇也是这个意思:谢尚书出自天清阁,你称小薛先生一声‘师叔’,由你带着高手和密旨,暗中去取这《寰宇志》,再秘密带回京城,再合适不过了。”

谢朗正色道:“王爷放心,我一定将《寰宇志》平平安安带回来。”

平王拍了拍他的肩,“劳烦小谢了。出征刚回来,又要劳你远走一趟,你和柔嘉的婚事,也只有等你从孤山回来后再办。”

谢朗一愣,这才想起自己与秦姝是订过婚的。三年来,他似乎很少想起自己的这位未婚妻,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次想起,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六七岁时追着自己叫“明远哥哥”的样子,此刻听平王竟然说到了成亲,茫然不已。

平王只道他是高兴得发愣,调侃道:“这事咱们得保密,不然柔嘉知道我推迟了她的婚事,非得找我拼命不可。回头父皇会下旨意,让你去暗巡南方军情。你去孤山,往返大概一个半月,时间也合得上。父皇还会调些高手给你,你回去向太奶奶请安,明天就出发吧。”

谢府门前已挤得水泄不通,夜宴散后,谢峻回府,四位姨娘便率着家丁侍女们齐唰唰地站在了府门前。

等了许久,远远见小柱子飞跑回来,二姨娘忙问:“少爷呢?”

三姨娘挤上去,“骁卫将军呢?”

五姨娘忙加了句,“驸马爷呢?”

小柱子喘着气,指向大道,还没说话,二姨娘将他一把推开,迎上正策骑回来的谢朗,偏偏喉中似有什么堵住似的,一句“朗儿”怎么也唤不出来。

谢朗下马,一一给四位姨娘见礼。四人都激动得说不出话,二姨娘连连挥手,家丁们忙放起鞭炮,众人拥着谢朗直入正堂。

“太奶奶―――”谢朗如一阵风卷进正堂,身形挺直,“卟通”跪在太奶奶身前,仰头微笑,“太奶奶,朗儿回来了。”

太奶奶连连点头,却不说话,只将右手轻举,让谢朗起来。

谢朗又给谢峻磕头,待他郑重磕完三个响头,四位姨娘才敢上前,八只手齐齐伸出,要将他扶起。谢朗却潇洒站起,转身笑道:“二娘,您辛苦了。”

二姨娘被他这句话勾起了心事,想起持家的辛苦,鼻中一酸,只觉多年操劳、满腹辛酸,让谢朗这一句话便熨得消失不见。

谢朗命小柱子取出从北疆带回的礼物分发给各人,屋内纷乱不已。二姨娘悄然拭去眼角的泪水,忽然想起一事,忙将谢朗拉到一边,轻声道:“朗儿,有句诗,你听过没有?”

“二娘说来听听。”

“就是―――两处相思不相见,泪湿青衫情无限―――”二姨娘抿嘴笑道。

谢朗讶然,“这句诗很出名吗?谁写的?怎么今晚人人都念这句诗?”

十一、云深不知处

数百年前的洺北孤山,不过是地僻民稀、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自青云先生在此建阁定居,两百年来又有不少皇子及世家子弟来此习武学文,使得孤山天下闻名。

谢朗带着十余名高手,装扮成商旅,沿津河西上,过微雨坞、长歌渡,再经由澜州北上,走得颇为顺利/dd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